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

ID:12148824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5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_第1页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_第2页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_第3页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_第4页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文化自觉意识个案探究摘要: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的定量考查以及访谈形式的定性分析,对近4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以及西化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对有针对性地弱化西化文化对年轻群体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新的视角。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安全;大学生作者简介:张惠华(1954-),男,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教育;高腾(1982-),男,山东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G710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16-0312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外以塞缪尔·亨廷顿和弗朗西斯为代表地一批学者以“文明的冲突”、“文明的终结”等观点来诠释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2]。文化安全议题正变得日益突显,比较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也指出:“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

3、着其他观念和实践。”[3]近年来,我国学者从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威胁出发,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特征、原因、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做了细致的探讨,同时,学者们大都从全球化的视角论述我国正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突显了文化安全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对目前大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文化安全教育的缺失现象学者们关注还较少,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思路。文化作为大学的核心基石,大学的文化趋向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也指出:“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的象征就是文化,大学的现代化首先是大学文

4、化的现代化”[4]笔者拟从文化安全的视角,综合运用定量考查和定性分析,对天津两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认同程度及文化自觉意识做出个案研究。一、文化安全、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12对文化安全和文化认同,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达成明确的界定和厘清。笔者认为:文化安全以及文化认同的共同基点是文化,二者的内容界定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入剖析。“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要追溯至西汉刘向的《说苑》:“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是“文治教化”之意,包含有“以文教化”和“以礼驭民”的意思[5]。而西方学术界对“文化”一词的释义则更为繁杂[6]。西方历史中,拉丁语“Coler

5、e”承载着最初的文化本意,起先为“耕作”之意,之后,西方“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渐渐铺展开来,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EdwardBurnettTylor)的《原始文化关于神话、哲学、宗教、艺术和风俗的研究》一书中,文化被系统性地表述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而言,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7]。“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8],文化作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现象,具有多种维度,涵盖社会活动各个方面。基于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在此选取西化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影响和承载的重要个体角度出发,把文化界定

6、为以下七个维度:生活方式、消费性娱乐艺术、文艺性文学艺术、风俗节日、价值观念、语言文字以及宗教神话。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思”概念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由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跨文化的“席明纳”—文化价值再思考之二》一文中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12,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9]费孝通先生从全球化背景下阐述“文化自觉”或“文化自觉意识”这一概念,重点强调了保持文化自主性、兼容性的必要性。笔者认为,

7、“文化自觉”应包含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对自身文化的“大力弘扬”。文化自觉虽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但是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而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体现了大学生对文化的自我觉悟和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二、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在信息传播电子化的当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是否加强了对西化文化(包括欧美和日韩文化)的认同,这种强化如果存在,是否是英语学习深入的一种表现,或者仅是一种文化发展融合的自然过程;在两种差异化显著的文化(中国传统文

8、化与西化文化)之间,受试对象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或者受试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