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

ID:12174775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_第1页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_第2页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_第3页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_第4页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学生讲解词发布时间:2014-05-06  发布人:王怀军  浏览:0(1号同学):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非常高兴由我们小小志愿者讲解员为大家做讲解服务。今天为您介绍的展览是“追溯北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北京也有着三千年的建城史。最初的北京都城就建在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灿烂的古燕都文化就是从这里孕育而生的。为了纪念北京建城,同时保护和展示古燕国的文明,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于1995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通过展览您将了解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及古燕国灿烂的文明。

2、展柜上方陈列的是北京地区出土的从明清到战国各时期的城砖或建筑用砖,展柜中的黄土代表了先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散落在土地上的碎片表明了他们当时的生活文化面貌。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探寻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源头。 (2号同学):这是明代城墙砖,展柜中陈列的瓷片分别为明清、民国时期的。这是金代建筑上用砖,为加大摩擦力,建筑上的这类砖都是勾缝砖。瓷片为金、元时期的。这是辽代建筑砖,也是勾缝砖,但比金代的勾缝略细些。这是唐砖,大家看到唐砖的勾缝比以上朝代勾缝砖更细,所以说年代越久远,这类勾缝砖的缝隙越细

3、。这是东汉硬纹砖,这件是东汉画像砖。这是战国筒瓦,展柜中陈列的是战国时期的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所以说,北京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二)第一展厅(1号同学):若要探寻北京的起源,就要首先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和她的史前史。北京处在地理单元过度性地带,在她的西、北是中国大陆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京自古也是连接中原、东北亚和蒙古高原的交通枢纽,定居在此的农业人口长期和周边的游牧人群进行着持续的拉锯战。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开始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这是平谷上宅遗

4、址出土了先民们都生活用具,这是房山的镇江营遗址发现的陶制生活用具。到了铜石并用时代的早期,也就是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2600年,中国社会开始向文明迈进。这是在昌平出土的生活用具。器物的形状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物。历史的脚步在继续前进着。 (2号同学):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也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是商时期,在平谷刘家河出土的一组器物。金耳环、金臂钏是北京地区出土最早的金器。这两件金器在当时是男性佩戴的装饰品。金饰品的造型带有明显的草原特点,说明此时

5、北京地区的先民们有周边的草原民族有了广泛的交流。生活用具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先进的器物,如这件陶甗,器物下部用来装水,中间有篦子,上部放食物,是古代的蒸锅。这也说明古代的先民们已经学会利用蒸汽了。尽管黄河、长江流域早在铜石并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众多城邑,北京地区也早已有人类在此定居生活,但此时她仍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座城市。直到公元前1046年,周人抵达,才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座城市。       (三)中央大厅(1号同学):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周王朝建立。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周王命重臣召公为燕

6、国燕侯。北京终于修筑起自己的第一道城墙。燕国初都的建立开创了北京的第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燕国的初都遗址,就建在今天的房山区琉璃河此地。早在唐辽时期,琉璃河遗址就已被人们所知。期间坎坎坷坷,虽也有一些小的发掘,但始终没有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直到1964年,琉璃河黄土坡一村民在自家地里挖菜窖时,挖出两件青铜器。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一线索开始对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经过30多年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古燕国神秘的面纱才被徐徐揭开。 (2号同学):该遗址占地5.25平方公里,目前重要的发现有:城墙基

7、础、宫殿区及墓葬区等。是目前发现的西周诸侯国都城遗址中,唯一一处既有城址又有墓葬的遗址,因此于1988年被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约为东西向长方形。白颜色显示的是燕都城墙。北半部保存较好,南部则被大石河冲毁。北墙全长829米,东、西城墙各存有300余米。在城的东北角处还发现了一段横穿城墙底部的排水沟,长约9米,宽约1.2米,用鹅卵石砌成。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平民居住区等。蓝色显示的是宫殿区,桔黄色显示的是先民们的祭祀区。墓葬区集中在城址东部的黄土坡村周围。从73年至今,总共

8、发掘了三百多座墓葬和三十多座车马坑。出土了数万件文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3000年前北京灿烂的古燕都文化。        (四)第二展厅(1号同学):琉璃河西周燕都的城墙是由黄土夯筑而成。有的部分底部挖有浅槽,有的部分则是直接在略经平整的地面上夯筑。夯层厚约0.2厘米,夯窝直径3-5厘米。夯筑的比较密集。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圆形的夯窝。这是燕都先民们的生活用具。这件是鬲,是古人煮饭用的锅。这件是甑,把两件摞在一起,就是一件陶甗,可以用来蒸食物。不同于以前的陶甗,这件器物是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