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

ID:12286543

大小:3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6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_第1页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_第2页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_第3页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_第4页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释放消费新潜力 引领消费新常态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释放消费新潜力引领消费新常态——新常态下陕西消费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研究  消费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幸福指数的直接体现。旺盛的消费需求既能促进产业升级市场繁荣,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同时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高速增长的最强动力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和净出口,国民消费动力不足、内需不振,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腿”。陕西作为内陆省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不足。  近年来,为了发挥消费需求在转方式、调结构中

2、的作用,积极应对持续低迷的国际国内需求,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但消费需求依然不振,消费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在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迫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而要想释放消费潜力,需要从消费动力问题、制约因素及政策制定等多角度深层次加以分析,探讨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积极探索陕西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一、消费动力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出口和投资

3、相继乏力,想要对冲外需趋缓和投资回落的劣势,消化过剩产能,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国内市场潜力,让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消费的“短板效应”  从消费的经济贡献看,“短板效应”日益显著。2004~2013年期间,全国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由54.4%降至49.8%,而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由43%提高至47.8%;陕西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由57.6%降至43.9%,而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由50.3提高至68.8%。在消费需求中,全国居民消费占比由2004年的74.5%降至2013年

4、的72.6%,同期政府消费占比则由25.5%提高至27.4%;陕西居民消费占比由2004年的75.5%降至2013年的70.4%,同期政府消费占比则由24.5%提高至29.6%。显见,投资对消费、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两大挤出效应表现明显,而陕西尤甚于全国。  (二)消费结构转型缓慢  从消费结构看,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缓慢。从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存型的“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比会不断下降,发展和享受型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会持续上升。但我国

5、生存型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较高,而且呈现上升趋势。2004~2013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比由69.2%提高至70.4%,发展和享受型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则由27.4%降至25.7%;陕西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比由65.4%提高至68.8%,发展和享受型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则由31.3%降至27.5%。同期,农村居民两类消费支出占比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  (三)城乡消费差距过大  从消费差异看,城乡差

6、距不断扩大。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例达到了77.8%,而占据总人口比例45.2%的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比例仅为22.2%,城乡居民消费占比也由2004年的2.7:1,增加至2013年的3.5:1;陕西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例也达到了75.3%,而占据总人口比例47.4%的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比例为24.7%,城乡居民消费占比也由2004年的2.4:1,增加至2013年的3.0:1。  二、消费障碍分析  (一)顶层制度不完善,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  1、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由于收入分

7、配制度不合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明显低于GDP增长。2004~2013年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速15.4%,分别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12.3%和13.0%;陕西GDP年均增速20%,分别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12.9%和14.5%。  2、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和储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居民储蓄率过高必然会抑制消费,造成即期消费需求不足。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现阶段,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改革,使国家和企

8、业用于福利方面的补贴逐年减少,个人承担的部分增大,从而使居民预期支出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增加储蓄成为大多数居民的必然选择。2004年~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愿强烈,人民币储蓄余额年均增幅15.8%,陕西人民币储蓄余额年均增幅更是高达17.1%;收入增长缓慢加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人口逐步老龄化导致消费倾向走低。2004~2013年期间,全国城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