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

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

ID:12341225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_第1页
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_第2页
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_第3页
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_第4页
资源描述:

《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杏林阐微==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  所谓疑难杂症,就是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证。"疑",就是证型迷惑,辨证为疑;"难",就是治法难定,用药较难;"杂",则是病无规律,证型错综复杂。朱良春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事实上大部分病症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找到'证'的本质。如果说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许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但总会找到。"故大多疑难杂症通过合理的辨证用药,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四诊合参,于疑难之中求其致病的根本,再据证合理应用方药,这有待我们去进一步认识与发掘。

2、笔者10余年来则宗以朱良春诊治疑难病的诀窍"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人络,久必及肾;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为证治法则,用之临床往往能屡建奇功。现就朱良春所授诊治诀窍及笔者所治疑难杂症的肤浅认识加以总结分析。  1.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怪病"大概就是病症疑奇,临床见病较少,或通过当前医学条件无法解释其病因,或通过治疗后较难起效的一类疾病前人素有"怪病多痰"之说,因痰之为病,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蒙蔽心肺清窍,或流窜经络,变生诸症。然其主

3、要的还是以蒙蔽神明,导致神志错觉,而变生许多无端的怪病。恰如李时珍云:"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癇,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采,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掣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故临床诊治需重视痰之为病,更需注意"痰饮同源""痰湿同源",从症状中求其根本,而治疗时又需注意"见痰休治痰",必治其病之根本,因病为本,痰为标,杜其生痰之源或涤痰而祛其病,往往可见殊功。  "顽疾",即为疾病久治乏效,病证复杂难愈的疾病。而临床所见顽疾,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看似复杂难辨,证型不一

4、,然细辨之,多以兼痰兼瘀为多。元?朱震亨在《丹溪心法,痰》指出:"痰瘀挟血,遂成窠巢。"即言痰、瘀可以相兼为病,而且其病情更为深重。故临床见此等之疾,总以辨其痰瘀为先,而辨其痰瘀之证,又多以辨其舌象尤为重要。经临床反复观察证实,如兼痰者,其舌苔较厚腻,或舌前中部苔正常,而舌根部苔腻,或舌苔不厚,但其舌面可见白涎较多,患者常感觉口中黏腻不爽,其全身可表现为体形偏胖,或咽部有异物感或吐痰,或妇女带下如涕等;如兼瘀者,其舌质可见黯,或边有瘀点,舌下静脉明显增粗,明显者舌下可见瘀点,其全身可表现为面色黯淡,或某些部位有如针

5、刺痛感。如能从舌象查明其痰瘀的存在,其辨之过半。治疗中则分清痰瘀主次轻重,总以涤痰消瘀或破血化痰等法为进,选方用药亦不离燥湿化痰和活血化瘀之味。故明此理,难病不难也。  【病案举例】  例1(嗜酒病)李某,男,25岁。2008年7月5日诊。患者半年前因睡眠不佳而自行饮酒求醉后入眠,开始效佳,而后逐渐需大量饮酒方可入眠,但过之不久后,无论白天黑夜都需以酒代食,嗜酒如命。患者自知饮酒伤身,亦不能自控。来诊前已经多处治疗,均无效果或无从下手医治。症见患者面红气粗,酒气熏人,精神极强,二便无大异,酒后查舌质红,苔黄厚腻,脉

6、弦劲数而有力。初涉此案,其舌红、苔腻、脉数的表现,皆与来诊前饮酒有关,唯有症状即睡眠不佳,辩证处方确较难。从病状而言,此案当属中医之"怪病",有言"怪病多由痰作祟"。虽舌苔厚腻与长期饮酒有关,但其体内湿痰之证显系各方面原因所凑合,且非几天可以体现于舌,当务之急只能祛其痰为首。脉弦劲有力,又乃肝火旺盛之脉象。辨证为肝经湿痰为患。法取清肝祛湿解酒。方取龙胆泻肝汤加葛根60克,半夏12克,夏枯草12克。4剂。并配以心理开导劝其尽量减少饮酒量。二诊:未饮酒来诊,言服上方2剂后饮酒欲即减之过半,晚上睡眠质量较前佳,4剂尽已未

7、饮酒。再查舌质仍红,苔厚腻,脉弦滑不数。以上方共服用12剂后,未再出现嗜酒症状,睡眠亦佳。  例2(顽固性头痛案)李某,男,18岁。2009年1月.20日初诊。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轻微头晕头痛,后逐渐加重,渐波及前额与两侧牵拉痛,左侧为甚,除睡觉外都在疼痛,头脑长年晕沉,记忆力差,自觉疼痛重时头脑血管增大,咽部总觉有痰难咳,心情极烦。因此病生活、学习均较差而辍学,也因此而诊治年余均未见效果。现查舌质淡暗,脉滑。取法通窍活血,化痰醒脑。处方:柴胡6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白芷10克,

8、大枣10克,川芎20克,赤芍15克,全蝎3克,石菖蒲10克,天麻12克,陈皮10克。5剂。  2月4日二诊,述药后头痛明显减轻,药尽后只在睡前二三个小时有牵拉痛1次或2次,每次约10分钟,程度亦较前轻,头脑仍不清醒,舌淡稍暗,脉细滑。效不更方。处方: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白芷10克,大枣10克,川芎20克,赤芍15克,全蝎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