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

ID:12368069

大小:14.8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7-16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_第1页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_第2页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_第3页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_第4页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欣赏电子学案先秦(甲骨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谷城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书法课程电子教案授课课题:书法及欣赏授课教师:邹永军授课班级2013级高考护理班 授课日期2015年3月9日授课类型讲授-练习 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标 1、掌握甲骨文的发展历史及艺术价值;2、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兴趣,增强爱国意识,弘扬优良传统,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内容 甲骨文的发展重点难点 1、甲骨文的认识;2、甲骨文的书写方法;3、汉字的发展源流及演变;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训练—指导学习方法 练习、体会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第一学时一、导入新课找三位学生上台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师鼓励,提出修改

2、意见,指出优缺点,引入新课,提高兴趣。二、讲授新课1、硬笔书法的含义:以硬笔(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基础,在写好汉字的基础上,通过作者强烈的感情活动和丰富的想象,充分发挥线条的可变性和表现力,有意思地进行结构搭配和布局安排,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一门艺术2、中国书法史述略(1)殷周时期“甲骨文”或“契文”,也称“殷墟文字”,现有20万片之多,近200万言,约4500字。又称“甲骨卜辞”。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在理性的基础上附着高度的艺术概括。目前,安阳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

3、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的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谷城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教案(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

4、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甲骨文成就】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

5、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甲骨文发掘】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安阳小屯村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

6、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谷城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教案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进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

7、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甲骨文象形字分类:第二学时先秦时期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的书体,一般称为大篆或籀书谷城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教案,也有称为古籀的。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籀书即为他所写的字书。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