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

ID:12392504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_第1页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_第2页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_第3页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_第4页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式课堂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导学式”教学规范一、撤讲台,搬讲桌,增黑板  这样做,明确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参与者、探究者、尝试者、体验者、合作者、表达者,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调控者、点评者、引导者。把学习的权力,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在快乐中感受,在感受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二、课堂基本模式:“三三六模式”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

2、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

3、流——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在学案中编制一定数量的习题,检测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课后进行批阅。二、把握教学的十大原则:1.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知识的统领者,也不存有话语霸权,课堂专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4、为宗旨,学会对话、商量、征求甚至请教、道歉。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创设民主、宽松、   自主、和谐的良好环境。2.问题性:问题造就磁力,问题是具有吸引性、竞争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增长智慧,培养能力,造就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 生兴趣、动力。   3.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发他们的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树立异曲同工、独具

5、匠心、天斧神工、巧夺天工、举一反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风气。   4.拓展性:以教材为例子,要注重知识的源头、过程、联系、结合,以本节知识为核心作好辐射与延伸,引发学生浮想联翩,上接下连,左顾右盼,构建网络,形成综合连体,千丝万缕,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5.尝试性: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放手,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分析、总结。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   6.实践性:学习切实注意联系实际,运用活生生的事

6、例,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听到、看到的事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做过的学得好。   7.技巧性。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特点、规律,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知识内在的技巧,分清层次,记住要点,开展好相应总结,纲举目张,上课不是死记知识,而是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   8.全员性。不搞精英教学,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尤其对薄弱生要倍加关爱,尽最大可能提供方便、机会,让其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培养其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不同任务,逐渐缩小优

7、弱差距,力争让最后一名也能成才。   9.主体性。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而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当好竞击者、表达者、展示者。   10.合作性。师生、生生、组生、组组、优弱加强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心灵碰撞、人格感染、智慧启迪。四、确立课堂成功的十种因素 1.教师主导作用;         2.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材的示范作用;       4.学生间的互补作用; 5.师生间的情意作用;   

8、 6.知识的迁移作用; 7.生活感受的直觉作用;    8.实验、标本、图表的直观作用; 9.创作、发明的实践作用;  10.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五、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1、活与实的关系。课堂气氛浓厚,师生情绪高涨,学生能够言之有物,达之有序,书之规范,言之精彩,作之有情,述之有感,评之有度,改之到位。活是条件,实是根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