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病人护理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

ID:12402866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_第1页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_第2页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_第3页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_第4页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管插管病人护理气管插管: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作用及意义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

2、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症状护理】1.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插管的途径选择导管及用物。2.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以免因插管而增加缺氧时间。3.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官腔变形,定时

3、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4保持气道内湿润吸氧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以1—2升/分为宜,吸氧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或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24h不超过250ml。5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整。6.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并给予相应处理。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7气囊管理机械通气病人应首选低压高容量气囊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过细致气管漏气、气囊漏气,可触发低通气量报警,故选择导管型号要适宜,并检查气囊是否漏气;气囊充气要缓慢,充气量为5~10ml,最好在气囊测压表的监测(充气量)下,根据病人的循环情况及气囊充气时间,适当调整气囊充气量,尤其对低血压或休克病人则应相应减少气囊压力,以保证局部组织血供。气囊应每隔6~8h放气一

5、次,每次约5min,以解除局部粘膜压力,避免气管粘膜长时间受压引起溃疡或坏死。放气前先吸净气道内、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预防分泌物误入气道导致病人剧烈呛咳、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8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一般护理】1.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2.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及胸部的护理。3.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4.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5.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6.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

6、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7.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  意外脱管  1.2 脱管判断 (1)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SpO2下降,血气分析示PO2下降、PCO2上升;原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明显增多,呼吸费力,人机对抗明显;患者心率、血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等;(2)呼吸机监测显示:呼出潮气量低于设置潮气量10%以上,气道压由于人机对抗及会厌阻挡等原因在脱管早期下降不明显;(3)听诊两肺呼吸音较低,但对称;(4)导管口距门齿距离拉长;(5

7、)吸痰管插入较不畅。当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出现上述情况,在呼吸机管道连接紧密、气囊无漏气的情况下,用少许棉丝放于患者口腔旁,如棉丝飘动明显,证明气管导管已部分脱出,即导管前端(出口处)已露在声门上方。      2.1 导管脱出原因 (1)患者体形肥胖、颈较短,插入时位置过浅;(2)患者因疾病或对口插管不适应等,烦躁明显,配合不良;(3)固定不够牢固、翻身、口腔护理等操作致导管部分脱出。  2.2 预防与护理  2.2.1 妥善固定导管,定期测量长度 对气管插管患者目前多用双道胶布交叉固定导管,但意外脱管的发生

8、仍较多,因此《心肺复苏指南2000》提出有条件的用气管插管固定器以加强气管插管的固定,同时每班测量导管距门齿距离,一般成人在20~26cm,如变短应注意导管是否脱出,胶布每天换,遇潮湿及时更换,并由二人操作为妥,更换前后均应观察导管距门齿距离,并适当转动导管,以确定位置准确再固定。有些患者并无明显改变,主要由于导管在口腔内弯曲较多造成假象。  2.2.2 加强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