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说课稿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

ID:12468987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_第1页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_第2页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_第3页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_第4页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溪流的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溪流的歌》(多媒体展示课题)。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及学法;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小溪流的歌》从体裁来看,这是一篇童话作品,语言轻松活泼;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其活泼的天性无论于内于外都容易表现出来,这篇文章和学生的这种天性是相吻合的,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课堂上就容易“活”起来;从教学追求的效果来看,文章因为“浅”,上的不好,很容易使这节课只有“风度”而没有“温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小溪流身上读出自己、读出社会,从而形

2、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说目标1、理解文章“成长”的主题,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童话形象生动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成长”的主题。2、体会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三、说学情从学生的年龄来说,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应该说他们是相当喜欢童话的,所以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很容易展开;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方言较重。如果用方言来朗诵童话,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必须考虑到,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方言时,教师要运用机智,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

3、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四、说教法及学法这篇文章因为是一篇童话,文章的四个片段由小溪流与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对话组成,语言极具拟人化,非常贴合学生的年龄结构,也极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所以教法学法之一:朗读法;这篇文章主要塑造了小溪流形象,要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这一形象,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所以教法学法之二:圈画批注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非常强调在互动中生成,所以教法学法之三:对话生成法;要激发学生内心的那种独特体验,就必须学生营造一种情景氛围,所以教法学法之四: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展示六个素材名称:音乐《泉水丁冬》、小溪流成长视频、小溪流与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对话

4、情景)。课时安排:2-3课时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听音乐《泉水丁冬》并思考:泉水流向了何处?(泉水叮咚响——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请你带上我的一颗心/绕过高山一起到海洋/泉水呀泉水你可记得他/在你身旁是我送他参军去海疆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流向远方/流向远方)再动听优美的歌曲都有结束的时候

5、,可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却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聆听他的《小溪流的歌》(设计意图说明:从内容上来说,和文章比较贴切;从学生的状态来讲,下午第三节课,学生已经比较疲劳,音乐有利于学生调整状态。)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晨读课上,我们已经共同读了课文,你们发现小溪流的歌共有几个乐章?(2)小溪流唱的这四个乐章到底有哪些变化?(让学生走进文本,然后归纳。)(3)为了使同学们更形象的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设计意图说明:①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文章内容。②让学生走进文本。)三、朗读对比,分析形象主问题设计:这是一支的小溪流!(1)让学

6、生走进文本,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圈画批注;(2)然后让学生先小组后班级的循序展开交流;(3)及时对学生的的回答作出评价;(一方面涉及到教师的机智;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做深入备课,虽然不可能完全考虑到,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考虑到。)(4)如果又遇到了其他的劝阻者,他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5)这其中根据学生的点评,适时进行朗诵指导和不同形式的朗诵;①朗诵指导:小溪流---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小河-----洪亮、朝气蓬勃大江-----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海洋-----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②朗诵形式:第一乐章---模拟读;第二第三乐章---一小组和个体竞赛读(教师也作为一名当局者);第四乐章

7、---在听读的基础上跟读(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难以读出稳重和安详)。(设计意图说明:①阅读教学一定要走进文本,走进字里行间,甚至标点符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圈画批注;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其特别成功的地方,但是也往往存在不足,为了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全面而深刻,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对话生成;③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