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

ID:1254383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_第1页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_第2页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_第3页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_第4页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乌日图矿区水文地质赋存规律勘查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居民点分散,饮用水多为人工机井取于第四系含水。区内以高原低缓丘陵为主。植被稀少,地形起伏不大,全部被第四系沙丘及风积沙覆盖,为一不规则多边形。勘查区总体是一个轴向NE的向斜构造,中部出现隆起。向斜两翼倾角不大,煤岩层产状较为平缓。构造较简单,矿区中部隆起一侧有一条延伸不长的小型正断层。一、岩性特征及含(隔)水性1、含水层与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煤系顶部砂岩段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各煤层裂隙承压含水岩组。由上到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以冲积含砾中细砂为主,次为湖积细

2、粉砂、沙土,在分布范围内富水性不均匀。影响富水性的主要因素是含水层厚度及泥质成分含量,厚度愈大,泥岩成分含量愈少,则富水性愈好。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根据13—1号孔抽水试验成果,单位涌水量0.4470—0.8330L/S.m,渗透系数0.5018—0.8903m/d,平均0.6624m/d,水位标高1305.59m,含水层厚92.98m,矿化度0.061g/L,水化学类型HCO3—Ca5.Mg.型。单位涌水量0.1<q<1L/s.m,属中等富水性含水层。(2)煤系顶砂砾岩段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夹薄层含砾沙质粘土和玄武岩,胶结物以泥质为

3、主,大部分胶结疏松,局部较致密。本次勘查中钻孔见到裂隙不发育,而孔隙较发育。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因降水少,所获补给量有限。该含水岩层基本全区发育,但含水岩性、厚度变化大,平面及垂向极不均匀。据7-5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厚20.0m,水位标高1306.10m,单位涌水量0.00916L/s.m,渗透系数0.001555m/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0.083g/L。该含水组埋藏深,与煤层间有较稳定的砂质泥岩、泥岩相隔,隔水性较好。但与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间无稳定隔水层,局部存在薄层砂质粘土,但常尖灭,使二者合二为一。富水性极不均匀,差异较大

4、,单位涌水量以0.01<q<0.1L/s.m为主,属弱~中等富水性含水组。(3)煤层(组)裂隙承压含水组:由1号煤至6号煤层与煤层间的夹矸组成复杂的含水系统。主要分布在矿区隆起带的东、西部范围内,西部分布面积大,东部较小。裂隙较发育,在煤层钻进过程中,部分钻孔漏水,冲洗液消耗量有所增加,甚至不返水。据13-1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头标高1302.84m,单位涌水量0.00206L/s.m,渗透系数0.005347m/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5.Mg型,矿化度0.0870~0.0915g/L。该含水组与上部煤系顶砂砾岩段孔隙、裂隙含水岩组之间有较稳定的泥岩、砂质

5、泥岩隔水层相隔,隔水性较好。6号煤层底板是一层厚度大的泥岩隔水层。单位涌水量以0.01<q<0.1L/s.m为主,属弱~中等富水性含水组。2、隔水层(1)煤系地层顶部隔水层煤系顶砂砾岩段孔隙、裂隙含水组在第三系孔隙含水层分布范围内二者间局部有薄层砂质粘土、砂质泥岩相隔,隔水性差,常使二者合二为一。1号煤组顶部为一层厚度大的泥岩隔水层,埋藏深,隔水性好。在分布范围内除矿区隆起带周边因构造变动而使其与上部含水组间隔水性能差外,其余均有较稳定、完整的砂质泥岩、泥岩相隔,具一定的隔水作用。(2)煤系地层隔水层本区1~6号煤层(组)裂隙承压含水组分布范围大,埋藏深,厚度大,各

6、煤层直接顶底板均为厚度不等稳定的泥岩,为良好的、较稳定的隔水层。(3)6号煤层(组)底板隔水层6号煤含水岩组底板普遍有厚层至巨厚层状砂质泥岩,泥岩相隔,隔水性较好。二、5断层水文地质特征1、矿区中部发育有一条正断层,断距108m。断层长约700m。据断层周边钻孔岩芯编录及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未发现明显断层破碎带,钻进中冲洗液消耗量未发现骤增、突变,水位埋深也无大起大落的情况出现。2、本区岩、煤层以软岩为主,岩石强度以<15Mpa的占绝大多数。软岩在构造变动过程中以发生塑性变形为主,不易形成构造破碎带,无储水空间,即断层本身不含水,亦不具备导水能力。3、根据断层两盘

7、岩层对接情况分析,含水层与砂、泥岩对接。砂岩、泥岩强度低且普遍遇水易软化,泥质软化物可充填于周边的空隙内起阻水作用。矿区之断层构造破碎带不发育,本身不含水,可视为阻水断层。各含水岩层(组)的赋存特点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埋藏浅,地表无永久性地表水体。属中等富水性含水层。煤系顶部砂砾岩段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埋藏较深,平面及垂向上不均匀,属弱-中等富水性含水岩组。煤层(组)裂隙承压含水组,属弱富水性含水岩组。综观矿区岩、煤层普遍以软岩为主,经断层切割后不易形成强富水带。正常情况下,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在断层周边开采时,为确保安全,应对断层带周边地下水涌水量进行监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