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化成分功效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

ID:12547837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_第1页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_第2页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_第3页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叶生化成分与饮用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除古籍茶书论及茶的保健功能有60余种和名人谈茶药理功效20多种外,当代茶人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入探明了茶叶中各种生化成分达600余种,其中有机化合物就有500多种,大体分为十二大类(详表1-1)。表1-1十二大类有机化合物干物质含量名称﹪名称﹪名称﹪名称﹪茶多酚20~35脂质4~5氨基酸1~5皂甙类0.07~0.1蛋白质20~30生物碱3~5维生素0.6~0.1甾醇0.04~0.1碳水化合物20~25有机酸3~5色素0.6~0.1香气成分0.005~0

2、.03由表1-1可知,一是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在茶叶中干物质含量是比较多的,分别为20﹪~35﹪、20﹪~30﹪及20﹪~25﹪;二是脂质、生物碱、有机酸及氨基酸,在茶叶中含量均较少,分别为4﹪~5﹪、3﹪~5﹪及l﹪~5﹪;三是维生素、色素、皂甙及甾醇等,在茶叶中含量分别为0.6﹪~l.0﹪、0.6~1.0﹪、0.07﹪~0.1﹪及0.04﹪~0.1﹪;四是香气成分在茶叶中含量极微,仅为0.005﹪~0.03﹪。尽管这些生化成分复杂,含量差异悬殊,但对茶叶中的色、香、味形成,以及营养、保健及药理功

3、效均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分别简介如下:1.多酚类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总称包括四大类物质,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类、花白素及花青素和酚酸及缩酸类等,占茶叶中干物质总量的10﹪~25﹪,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属水溶性物质。同时这些成分多数具有抗氧化能力,有利于防治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利于抑制人体内人体内自由基的滋生,包括心肌梗塞、动脉硬化、高血压、中风、高胆固醇血症、自体免疫疾病。现将茶多酚的一些主要成分,分别简介如下:(1)几茶素类在茶多酚中,其含量为之最,多达60﹪~80﹪,且化学结构

4、复杂,故又分儿茶素(D,L-C)、表儿茶素(L-EC)、没食子儿茶素(D,L-GC)、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通称之为非酯型几茶素,也称之为简单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了酸酯(L×EGCG),一般称之为酯型儿茶素,也称之为复杂儿茶素。这些几茶素类的组成比例,与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季节、加工茶类的工艺等因子有密切关系,如绿茶是不发酵茶类,儿茶素含量高,茶汤滋味有收敛性:红茶是全发酵茶类,汤色红亮,滋味浓、强、鲜;乌龙茶、黄茶及黑茶,属半发酵茶类。这些茶类在加工过程中,

5、儿茶素被氧化,分别聚合成茶红素、茶黄素及茶褐素,所以儿茶素含量也随之下降。这些也是影响红茶、乌龙茶、黄茶及黑茶的汤色和滋味重要物质。同时这些成分也对人体机能起调节功能,其主要成分如下:一是L—EGC和L—E0t2G具有抗癌及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及降血糖等作用:二是D,I,一C、L-EC、D,L-C,-C及L-EGC等均能起降血压作用,而D,L-C、L—EGC、D,L—GC与L—EGC,分别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病毒及龋齿细菌有抑制作用。(2)黄酮及黄酮类尽管在茶中所占干物质比重仅占1.2﹪~4.0﹪,但它们对

6、绿茶汤形成黄色均起了重要作用,故又称之为花黄素。同时也是构成绿茶和红茶汤色中的黄绿色及滋味鲜爽的重要物质。这些成分的药理功效,对人体皮肤能起到保护而不受自由基的损害,如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身心紧张时,常常会产生致氧化物,以及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也常受到人们抽香烟的烟雾、有害的太阳辐射等影响,导致产生致氧化物,引起细胞受到损伤和早衰,如果用绿茶的冷茶汤擦洗,茶汤中黄酮类化合物,则能阻止氧化而起到保护作用。(3)花白素及花青素和酚酸及缩酚类这两类成分,在茶叶中干物质含量分别为o.5﹪~1.0﹪和0.3﹪~1.0

7、﹪,其中:花青素中的紫色芽叶含量最高,这种成分在制成绿茶时,茶汤有明显的苦味,所以对绿茶品质极为不利。2.蛋白质与氨基酸这两类成分均属含氮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且绝大部分不溶于水,只有3.5﹪可溶于水中,所以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想从泡茶中获取营养意义不大。茶叶中的氨基酸则不一样,它在水中溶解很好,并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绿茶品质影响更为明显。同时氨基酸对茶多酚、咖啡碱的形成也有一定关系。现已发现茶叶中氨基酸有28种,即:茶氨基酸、天门冬氨基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丝氨酸、

8、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其中:茶氨酸的含量为最高,占茶叶中氨基酸总和的一半以上:其次是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分别为13﹪、9﹪及8.7﹪左右。这些成分总的来讲,茶树嫩稍中含量为最高,老叶中含量较少:春季茶树嫩稍含量比夏、秋茶高。同时绿茶在感官审评中,春茶具有明显的鲜爽甘甜的滋味;复、秋茶,山于氨丛酸含量较低,茶汤滋味就显得苦涩味较重。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