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

ID:12580292

大小:28.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_第1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_第2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_第3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_第4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1z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作者:21z[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入手,对中小企业的地位,我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意义和中小企业融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现状与原因,提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要学习借鉴国际上政策性融资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政策性融资的改革措施,共同构造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关键词]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融资困境对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但至今并没有能够

2、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融资难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矛盾尤其突出,融资难、发展缓慢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予以论述。一、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1、关于中小企业地位的探讨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规模经济”问题是经济学家讨论较多的领域之一,也是经济学家研究企业问题的切入点。某种程度上讲,规模经济研究是企业规模研究的翻版,并长期以来在理论上论证小企业将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亡;甚至某些西方思想家以为小企业终将成为经济进步的障碍,声称“文明人类的长远利益是集中在大企业家和他的财

3、富上面的”。(注1)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各界几乎都认为,规模经济是影响企业效益与产业结构的主要衡量指标和政府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产业集中度”、“最小有效企业规模”等概念,派生了许多研究方法,如工程技术法、适者生存法、成本曲线法等。然而,一个世纪以来,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可谓步履蹒跚,大多缺乏科学性。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认为:“各历史时期所有经济学家对几乎每个产业的厂商最佳规模都是无知的”。(注2)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规模经济、大企业理论与现实情况相悖,而经济学家们又视若无睹。例如,1986-1994年,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加率为5%-8%,同期

4、中小企业增长率为30%。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企业规模平均增长趋势在顶峰并呈平均缩小趋势。”(注3)这说明,传统的经济理论对企业这一社会经济细胞的分析与考察不仅片面,而且是偏颇的。实际上,在庞大的企业群体中,最活跃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则是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格外重视。中小企业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5、。2、关于我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1)发展中小企业能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就业问题是困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改革过程中失业问题之所以并不突出,关键在于: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从1978-1990年,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7607万个,年均增长11.54%,进入九十年代后,个体、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从1989-1998年间,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年均增长29.76%,远远高于同期的国有企业的就业增长率。

6、在1997-1999三年中,由于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精简,出现总数达4700万人的下岗,这三年中新就业的2200万人几乎完全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所吸收的。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全国工业部门1.5亿劳动力中,有1.1亿(占73%)人在中小企业就业。(2)发展中小企业有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由于其自主经营的机制和其经营灵活性,具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要素组合成最佳状态的能力,因而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乡镇

7、企业的成功,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魅力,更加认同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企改革进入以明晰产权为标志的新阶段,国有及城镇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改制力度加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出售等成为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这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求生存和发展,从而取得了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