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ID:12585175

大小:28.2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7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_第1页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_第2页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_第3页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_第4页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煤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编号:GZ-2011YJ001版次:A第4次修订共23页第1页编制冯建萍审核王树明王晓林批准李洪武1、总纲1.1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区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种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包括瓦斯、煤尘爆炸、顶板冒落事故、透水事故、各种火灾事故…等。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各单

2、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二大类,各单位针对所管辖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的现场预案,在突发事故、事件或灾难抢险救灾时制定的抢救方案。1.4.1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编号:GZ-2011YJ001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版次/修订状态:A/4页码:共23页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定的应急指导作用。1.4.2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或危险源而制定的应急计划或方案,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是综合预案

3、的组成的部分,可作为综合预案的附件。1.4.3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针对现场某一具体的危险源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预先而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矿井灾害预防的处理计划”也是现场预案的一种。1.5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工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广大职工的基础作用。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各科队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1.5.3依靠

4、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加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编号:GZ-2011YJ001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版次/修订状态:A/4页码:共23页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操作性。1.5.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作好预防,预测工作。作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工作。2、公司危险性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郭庄煤业公司始建于1988年10月,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于1996年底建成投入试产,2002年11

5、月正式投入生产。矿井经过多年的综合技术改造,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现矿井生产能力已达到120万吨/年。是以煤为基础,主销喷吹煤,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路村乡郭庄村一带,具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31140,批准开采3号煤层,矿区面积11.4075km2。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矿区煤层无自然现象;不受周边小煤窑威胁;将来公司南翼采区涉及河下采煤,有一定的潜在威胁;由于主、副井位置当初设计标高比较低,导致雨季期间地面降水可能涌进井筒,目前已经采取一定防范措施,但仍有潜在威胁,矿井煤尘存在不同程度的爆炸危险,井下一采区采区瓦斯涌出量相对较高,安全管理难度

6、大,目前已经采取一定防范措施,矿区地质构造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矿区总体以宽缓的向背斜为主,构造线呈南北向中部向西微凸,地层倾角较平缓,主要构造有老军庄向斜、王村背斜、藕泽正断层、编号:GZ-2011YJ001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版次/修订状态:A/4页码:共23页陷落柱等,所采煤层的顶板为直接顶,位于3号煤或伪顶之上,由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组成,厚度0—12米,一般5—8米。裂隙发育,较为破碎,硬度较小,随着支架前移,直接顶冒落。其抗压强度为8659.27195×104—1169.91350×104Pa,平均9885.10320×104Pa。按直接顶的分类强度指数D=71—120和

7、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L=9—18米,为Ⅲ类稳定顶板,矿区内地形总体为北西高、南东底,相对高差45m,松散沉积物覆盖全区,区内有绛河自西向东穿过。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2009年,我公司进行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已督促各单位把危险源管理纳入安全费用计划、方针目标管理和作业文件中进行控制,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煤矿瓦斯、煤尘、火灾事故、水灾事故、顶板事故、地面火灾事故、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事故、停电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铁路行车事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