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

ID:12666799

大小:1.1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8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_第1页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_第2页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_第3页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_第4页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B/T××××—××××DB中国地震局发布2008-08-01实施2008-04-23发布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forearthquakeobservationinstrumentDB/T26—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ICS91.120.25P15备案号:23652-20081DB/T26—2008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原则与方法15编码方法16分类代码表5参考文献17IIDB/T26—2008前言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SAC/TC225)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负责起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湖北省地震局和安徽省地震局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席继楼、赵建和、陈志遥、杨冬梅、陈华静、毛桐恩。IIDB/T26—2008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震观测仪器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编码方法,给出了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代码。本标准适用于地震观测仪器信息的管理和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3、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DB/T3-2003地震与地震前兆测项分类与代码3 术语和定义GB/T18207.2-2005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地震观测earthquakeobservation对地震或地震前兆进行观察与测量。[GB/T18207.1-2000之3.2.2]3.2 地震观测仪器earthquakeobservationinstrument在地震观测中,获取特定地球物理量(或

4、化学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专用测量仪器。4 分类原则与方法4.1 分类原则本标准遵循如下分类原则:a)以地震观测仪器为分类对象;b)依据地震观测仪器的典型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c)兼容DB/T3-2003的分类原则。4.2 分类方法本标准采用GB7027-2002中给出的线分类法,按照地震观测仪器的学科、所属测项、工作方式以及来源等属性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a)第一层级:按照学科属性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测震、地壳形变、电磁、地下流体和辅助观测;b)第二层级:按照所属测项属性分为若干中类,如表1~表5所示;c)第三层级:按照工作方式属性分为七个小类,

5、分别为人工记录、图纸记录、照相记录、模拟观测终端数字化记录、全数字记录、模拟量输出、数据采集输出等;d)第四层级:按照来源属性分为四个亚类,分别为国内地震部门、国内其他部门、境外(港、澳、台)及国外。5 编码方法17DB/T26—20081.1 编码结构本标准采用5层7位数字型编码结构,如图1所示。图1 地震观测仪器多层多位码编码结构示意图1.2 学科代码学科代码长度为1位,采用DB/T3-2003的第一层代码,其含义如下:a)“1”表示“测震”;b)“2”表示“地壳形变”;c)“3”表示“电磁”;d)“4”表示“地下流体”;e)“9”表示“辅

6、助”。1.3 测项代码测项代码长度为2位,兼容DB/T3-2003第二层和第三层代码,参见表1~表5。其中“90”表示本学科多测项综合性观测仪器或可以用于多测项观测的数据采集系统。表1 测震学科观测仪器所属测项代码序号测项类型测项代码1短周期观测112中周期观测123长周期观测134宽频带观测145甚宽频带观测156超宽频带观测167强震观测178地震数据采集服务器90表2 地壳形变学科观测仪器所属测项代码序号测项类型测项代码1绝对重力观测112相对重力观测123水平摆倾斜观测214垂直摆倾斜观测2217DB/T26—2008表2(续)序号测项

7、类型测项代码5水管倾斜观测236钻孔倾斜观测257硐体应变观测318钻孔应变观测329体应变观测3310钻孔应力观测3411定点水准观测4212场地水准观测4413场地基线观测4514断层位移观测4715GPS连续观测6116地壳形变数据采集服务系统90表1 电磁学科观测仪器所属测项代码序号测项类型测项代码1地磁绝对观测112地磁相对记录123直流单极距地电阻率观测214直流多极距地电阻率观测225交流地电阻率观测256地电场观测417低频电磁扰动观测518高频电磁扰动观测529电磁综合观测仪器90表2 地下流体学科观测仪器所属测项代码序号测项

8、类型测项代码1水位观测112流量观测133离子观测1417DB/T26—2008表4(续)序号测项类型测项代码4电导率观测155氡浓度观测216汞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