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

ID:12680713

大小:2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_第1页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_第2页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_第3页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_第4页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_第5页
资源描述:

《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有些企业在立项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新产品时,往往不注意是否已有他人申请专利或已获得专利权,总认为只要是自己单位研制开发的产品就有权制造、销售。而一旦被他人指控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权时,又不知如何是好,或置之不理、死不认帐;或惊恐不安、束手无策。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冷静下来,积极寻找解决纠纷的必要对策。    一、充分利用检索,做到胸中有数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利用文献检索已逐渐广为人知,但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何利用文献检索,却鲜为人知。实际上,

2、在侵权诉讼中,对当事人双方来说,搞好文献检索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被指控侵权后,进行侵权文献检索的目的,主要在于查明以下情况:    1、被侵犯的客体——专利权是否存在,该专利权是否仍然有效,何时申请专利,专利保护期到何时。    2、查清专利权人是谁,专利权有无继承或转让等事项,以及这些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手续。    3、对比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物技术特征的区别,看后者有无实质性改进。    4、在原告专利申请日之前,有无相同或相似的国内外专利,或者有无与之相同的公知技术。    作为被控侵权人,应通过文献检索,查清上述问题,做到胸中有数,以便为在诉讼中变被动为主动

3、打好基础。    二、分析对比,确认自己是否构成侵权    经过文献检索之后,应对自己制造、销售的产品或方法进行分析,并与相应的原告专利进行对比。主要看:    1、对方是否为真正的专利权人或专利权的合法继受人,或真正的利害关系人;    2、对方提出的发明创造是否已获得专利权,是否仍在专利保护期内;    3、对方被指控的侵权产品与专利是否相同或者等同,主要看二者在技术特征上是否相同,要认真研究对方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研究该权利要求的内容解释所及的范围或它可能有的各种等同物;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应当是客观的,最好由专业技术人员或懂专利法的技术人员进行。    4、分析被指控

4、侵权的制造、使用、销售等行为是否属于专利法第63条规定的侵权例外的情况;    5、对方已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性如何。为弄清这一点,还应将其与所有现有的技术进行对比,作出该专利可否被宣告无效的初步判断。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分析对比之后,一般便可以确定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否可能构成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三、在诉讼中积极寻找有力的对策    通过对比研究,如何自己实施的行为确属侵犯了他人专利权,应主动承认错误,以求得谅解,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矛盾加以解决;如果不属于侵犯专利权或对方的专利权并无专利性可言,可采取其他相应的对策。    1、利用和解或调解。如果确属侵犯了他

5、人的专利权,自己又仍想实施该专利技术,最明知的办法是主动与对方和解。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如果专利权人已提出诉讼,也可以在法庭上主动提出调解方案,尽量同对方达成调解协议。如果能通过和解或调解,双方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则更为理想。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停止实施给自己企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更大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在专利权人的指导下,更好地实施该专利技术。只有在专利权人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至法院也认为无法满足其要求时,才应主张由法院判决解决纠纷。    2、据理反驳。如果确认自己企业根本不侵权,就应当据理反驳。在有些情况下,从形式上看似乎侵权,但实际上属于专利法第63条侵权例外

6、的情况,仍旧可以依法对侵权指控进行反驳。    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受让方,正在履行合同义务实施某项技术时,突然被第三方侵犯了专利权。在这种情况下,受让方可以提出自己实施的专利技术是从转让方受让而来的抗辩。以使该实施许可合同的转让方作为侵权诉讼的共同被告进入诉讼,以便查清事实,减轻自己的侵权责任。    对于销售或者使用专利产品的侵权指控来说,如果被指控人能提供自己不知道销售或者使用的是专利产品,并可以提供产品合法来源的证据,则可免除赔偿责任。    3、利用反诉专利权无效程序。专利权是由国家专利局依据法定的程序审查后批准产生的。而在专利

7、局的审批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全面严格的审查。例如在审查一项发明的新颖性时,就不可能做到对国内外的有关出版物进行无一遗漏的检索。又如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不对其进行全面地实质审查,而只进行初步审查(形式审查)。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主、客观原因,使得在已批准的专利权中有及少数不符合我国专利法规定的条件,这是在所难免的。可以说,专利局的授权过程仅仅是在一定的审查程序后,推定某一发明创造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条件,然后,授予专利权。显然,这种由法律推定而存在的财产权,其稳定性不及一般有形财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社会公众的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