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

ID:12683439

大小:23.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_第1页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_第2页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_第3页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_第4页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庄子道德哲学研究论述 一、关于庄子道德根据论的问题 在外形上,“道”是“无形”的,所以是“不可受”、“不可见”的,但“道”离不开万物,二者之间关系紧密;在不同的物上,它又体现为具体的“情”,它又是“可传”的;由于其内质是自然无为的,所以人在行为中只要循此自然无为之规律,那么对它又是“可得”的。在总体上,它不为外物所决定,是“自本自根”的,即自己具有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依据。尽管它先于天地而存在,但从来不居功自傲。在功能上,具有“挈天地”、“袭气母”、“不忒”、“不息”等效用,客观的历史现实证明,人类的生活实践无法离开它。他

2、分析指出,“道”的内涵深广多样,具有藏而不露的特点,因此大“道”是无法加以称谓的,即是“不称”的。虽然作为造物者的“道”是万物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它并不生育万物,因为万物是自生的。换言之,有不能生无,无不能生有,有无不是互相生成的,有无只是互相作为对方存在的条件,即是“相与为类”的。因此,他指出,宇宙里实际上没有造物者,而庄子有“造物者”之谓,也只是在生养角度产生意义,而不是生育意义上的使用和论述。由于万物是自生的,所以道成就万物的功效之实现,离不开万物自身内在的自为机能,也就是说,万物皆有自己之所以为自己的“所然”

3、、“所可”,即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之理。为何万物皆有自为的机能,而且不存在“不然”、“不可”的情况? 他认为,这是因为“道通为一”的缘由。因为在道的轨道上,可与不可、然与不然、成与毁等都能“复通为一”。他认为,“通”实际上就是道之“用”具体发动的过程,而此发动施行的方法就是因循,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不有意而为。他指出庄子直接把“循”作为“德”的内在规定之一,也即把因循作为道德的因子之一,因为庄子说“以德为循”。他向来强调因循的价值意义,认为因循的行为方法为万物本性受到公正的对待设置了一个理论基础。因为因循万物的本性

4、实际上就是尊重万物。于此,不难理解庄子和老子一样否定现实仁义道德的原因,正是因为仁义道德并非本于自然规律,而是人为有意制定的,而且制定仁义道德也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统治的需要。倘若能够采取因循自然万物的行为,就自然不会伤害他人,也不会损害自身。另外,现实道德状况的恶化,是因为“名”和“知”两种“凶器”导致的,因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他认为,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这也点明了仁义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

5、说,是非的彰明,正是“道”的“所以亏”。“道”亏缺正是“爱”(儒家的仁爱道德)生成的现实条件。 二、关于庄子道德范畴论的问题 现实的仁义道德是大道亏损的自然结果。许建良指出,庄子坚决否定现实的仁义道德,但是对真正的道德是持肯定态度的,并把因循视为真正道德的特性之一。于是,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庄子通过情、命、生死等问题对道德本质上的规定做了更为深入的演绎和展开。第一,情。庄子的“情”与“性”是同一的,庄子的“情”往往就是“性”的规定性。1)庄子所言的人之无情的内涵:庄子说的无情是指人不为是非、好恶等世俗价值的导向所左右,

6、而应该因循自然规律而“不益生”。他推断,庄子对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情性欲望,对人之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仍然是持肯定态度的。2)在庄子的视野里,万物都有分限、分际,万物都是分际内的自然运作,关键是要“定乎内外之分”,这是在他我关系里对性分的自我定位。3)在庄子看来,相异的个物在其自身的系统里,性分是自足的。4)既然个体的性情具有分际,而且各自性分是自足的,因此,在物际、人际的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各司其责,因为这是社会趋于稳定和谐的前提。第二,命。他概括了庄子之“命”的4种含义。1)“唯命之从”之命令义。2)“子之爱亲,命也”之

7、性命义。3)“安之若命”之命运义。4)天命义。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他认为,虽然庄子没有明确使用“天命”的概念,但是从庄子的有关表述可以得到体现。如“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其中,许建良认为“天之生是使独也”的“天”,即具有“天命”的含义。第三,生死。人的情和命必须在自然机能这一生物学轨道上运行,因此,自然生命即肉体生命是有限的。换言之,死亡也是人生的必然课题,与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于是,分析了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和看法。在庄

8、子看来,生就是劳役的过程,死就是休息的方式,即“劳我以生……息我以死”。既要安然面对生,也要客观地面对死,而不应该“悦生而恶死”。此外,庄子等同生死,主张“死生存亡之一体”,在生死问题上应当做到“安时而处顺”。他认为,庄子是为了平衡人的情感,增加善待现实生活的原动力,因为庄子看到了生的艰辛和死的唯一这一残酷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