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专题复习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

ID:12710911

大小:8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_第1页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_第2页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_第3页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_第4页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线测试中考解析课外拓展课件下载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主讲: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曾献智一周强化一、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施力,即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3、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4、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2、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7、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2kg的石块用细绳悬挂后静止在半空中,分析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分析和解:   取石块为研究对象,因石块与地球和绳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石块受重力G和拉力F两个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因石块静止,故其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根据G

3、=mg可求得石块所受的重力为G=2kg×9.8N/kg=19.6N,方向竖直向下;拉力F=G=19.6N,方向竖直向上。方法点拨: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将受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顺序是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其它的力。然后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因其所受的合力为零,可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及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注意: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有力作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图3中,一个小球紧贴着墙竖直悬挂着,球与墙接触

4、了,它们之间有力的作用吗?此时,可假设把墙移走,小球会摆动吗?不会,由此说明球与墙虽然接触了,但两者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同理,若把图4中的墙移走,小球将会摆动起来,由此可断定小球受到墙的支持力作用,同时墙也受到小球的压力。在判断甲物体是否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可采用这样的方法:若撤去甲后乙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说明甲和乙之间有力的作用,否则就没有相互作用。至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同学可做两个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实验,通过观察可发现,尽管它们之间并不接触,两者之间仍会有力的作用;再如,地

5、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但物体并不都贴在地面上。例2.图5是质量为5kg的铅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考虑空气对铅球的影响,请在图中的铅球上作出所受重力的图示。分析和解:  取铅球为研究对象,铅球所受重力G=mg=5kg×9.8N/kg=49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铅球的重(球)心上。在找到铅球所受重力的三要素后,按力的图示要求作出图6的图示。方法点拨:  力的图示方法可概括为“四定”、“两标”,具体内容为:①定点、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并由已知条件确定其具体位置,若作用点的位置不好确定

6、,可将其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定标、确定用来表示力的大小的标准线段(相当于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来说,标准线段的长短可以任意确定,但为了便于作图,所选标准线段的长度以1cm为宜;③定向、力的方向一般由已知条件或力的性质确定;④定长、根据力的大小用“标准线段”的长度在表示力的线段上截取,使线段的长能准确表示力的大小;⑤标力的大小,标出标准线段表示多大的力及整个线段表示多大的力;⑥标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使箭头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例3.向前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

7、因为( )A.乘客受到惯性作用B.乘客受到惯力作用C.乘客具有惯性D.乘客受到向前的冲力分析和解: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力是外界对物体施加的影响,因惯性不是力,所以既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也不能说物体受到惯力或冲力作用,因为在这里找不到惯力或冲力的施力物体,故正确选项为C。方法点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与惯性相关的问题。例如:人在跑步时,若脚突然被石头绊了一下,人会向前摔倒。这是因为人在向前跑动时,身体随脚一起向前运动,当脚绊到石头时,脚因受到石头的作

8、用而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要向前倾倒。  分析惯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表现。例4.沿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F1=20N、F2=30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多少?分析和解:  由题意可知,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F1=20N、F2=30N,因两力的方向并未给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考虑:(1)若两力沿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