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

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

ID:12732306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_第1页
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_第2页
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_第3页
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禤国维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新中医2005年2月第37卷第2期NEW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ebruary2005Vo1.37No.2专家经验【文章编号】0256—7415(2005)02—0009—02榻国维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介绍王欣(广州中医药大学2003级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摘要】榻国维教授认为,慢性湿疹迁延日久,风邪化燥伤阴,瘀阻经络,血不濡肤,或脾虚湿困,阴虚血瘀.临床根据四诊及局部皮损的表现予以辨证论治,不拘泥于祛风,清热,利湿等治法,应辨清虚实,分辨急缓,审证求因.治疗时

2、注意虫类药,引经药的应用,注重内外,整体与局部结合,常配合应用雷公藤多甙片,火把花根片,可取得良好疗效.【关键词】湿疹;辨证分型;综合疗法;榻国维【中图分类号】R275.982.3【文献标识码】A榻国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第三批继承工作老中医.榻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和皮肤科临床工作40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治疗疑难,顽固性皮肤病有独特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湿疹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的认识湿疹的发生受遗传,免疫,饮食,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特别是慢性湿疹反复发作

3、,饮食,环境以及接触因素往往起很大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同时,应嘱患者注意可以引起病情加重或者反复的因素,如注意避免食入性的变应原(如鲤鱼,鲮鱼,虾,蟹,鹅,鸭,牛肉,榴莲,菠萝,竹笋等);避免经常搔抓皮损部位,以免引起苔藓样变加重;避免热水或刺激性药物用于皮损部分,引起急性病变.并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紧张,对瘙痒明显,影响睡眠者可选用珍珠母,牡蛎,龙齿等重镇安神之品.本病发展过程中临床表现不同,病因,病机亦有变化,慢性湿疹病机以疾病迁延日久,风邪化燥伤阴,瘀阻经络,血不濡肤,或脾虚湿困,阴虚血瘀等为主,根据四诊及局部皮损的表现予以辨证论治,不应

4、拘泥于祛风,清热,利湿等治法,辨清虚实,分辨急缓,审证求因.慢性湿疹病久人络者,多有局部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为血瘀之象.因此,胡教授在各型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常用苏木,莪术等养血活血之品.2辨证论治2.1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肤干燥,脱屑,肥厚,粗糙,苔藓样变,表面有搔痕,血痂,色素沉着,瘙痒剧烈,伴头晕乏力,口干心烦,入寐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处方:生地黄,牡丹皮,白芍,当归,防风,紫苏叶,赤芍,紫草各12g,胡麻仁,白鲜皮,钩藤各15g,鸡血藤30g,莪术,苏木(先煎)各10g,甘草6g.加减:瘙痒影响睡眠者加

5、牡蛎,珍珠母;夹瘀者加丹参,延胡索;湿盛者加革薜;风盛者加蒺藜.每天1剂,水煎服.2.2脾虚湿困型湿疹以丘疹,丘疱疹为主,或轻度糜烂,渗液,伴纳呆,体倦乏力,大便溏,舌淡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利湿止痒.处方:党参,茯苓,山药,布渣叶各15g,薏苡仁,白扁豆各20g,白术,防风,茵陈,徐长卿各12g,甘草6g.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湿重加鱼腥草,土茯苓;食积明显者加陈皮.每天1剂,水煎服.2.3阴虚血燥型皮肤粗糙,甚则肌肤甲错,瘙痒明显,有时可见红色小丘疹或水疱,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伴手足心发热,午后心烦,El干不欲饮,大【收稿日期】2004

6、—08—23【作者简介】王欣(1977一),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皮肤病临床研究.新中医2005年2月第37卷第2期NEW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ebruary2005Vo1.37No.2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润燥,养血润肤.处方:熟地黄,生地黄各20g,丹参,何首乌,白鲜皮,泽泻,茯苓,乌梅各15g,麦冬,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赤芍各12g.加减:瘀滞明显者加丹参,桃仁;潮热心烦加玄参;虚烦不眠加酸枣仁,珍珠母.每天1剂,水煎服.3外治法3.1外用药物10%黑豆溜油软膏,复方蛇脂软膏

7、,消炎止痒霜(广东省中医院制剂,由苦参,冰片等组成),或加少量激素类药膏外用.肥厚明显者用上述药膏外涂,纱块覆盖包扎.3.2穴位注射慢性湿疹局部瘀滞明显者用丹参注射液;久病气虚用高丽参注射液;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时用苦参碱,鱼腥草注射液.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关等.3.3划痕疗法用手术刀片在病变部位划破表皮,使局部气血流通,毒血宣泄,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止痒作用.操作方法:常规消毒患处,用手术刀尖端部由上而下,从左至右轻划,以稍渗血为度,视病变大小决定划痕次数,拭干血迹后,外敷枯矾粉,以消毒纱块覆盖,胶布固定,5~7天1次,2次为1疗程.3.4吹烘疗

8、法患处外涂青黛膏或10%硫磺膏,然后用电吹风烘20分钟,每天1次,5次为1疗程.3.5照神灯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