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

ID:12813119

大小:1.8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9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_第1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_第2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_第3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_第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前言二、南京及周边地区地理概况。三、南京地层及岩石组成。四、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褶皱)五、地下水六、地质地表作用(风化,岩溶,块体运动,河流地质作用及边坡地质作用)七、工程岩体九、评价前言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部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这次的野外实习使我们初步的学习了野外工作方法,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一个基础。三天的实习按三条路线进行:第一条:燕子矶——门坡——三台洞点位有:御碑亭,酒樽石,遇难同胞纪念碑,观澜亭,门坡,三台洞,小店这条路线我们主要观察了河流地质作用,地层岩石,岩层产

2、状,地质构造,地质岩石,下蜀土崩塌及节理。还学习了罗盘的使用。第二条:老虎山——绣球公园——石头城点位有:老虎山滑坡,小桃园明城墙,明誓石,马皇后脚印,石头城(清凉门),鬼脸。这条路线我们主要观察了滑坡,土壤剖面,构造节理,工程岩体,了解了差异风化。第三条:西峡山点位有:彩虹明镜,隋朝舍利塔,品外泉,御冠峰,天开岩。这条路线我们主要观察了岩溶作用,岩溶地区不良地质作用,地层岩石,还了解了风化及其治理,断层,地下水,以及矿物。南京及周边地区地理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东南,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了300~400米。这里

3、的地层山麓齐全,不仅是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构造形变程度中长,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南京地层及岩石组成南京地区的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扬子分区宁镇地层小区。本地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燕子矶的酒樽石属于白垩纪浦口组,以砾岩为主有砂岩夹层,砾岩块较大,其组成部分含有辉岩,中间含有细粉砂类胶结物。含有泥质,钙质,铁质(红色)。大小不一,所以分选不好。有磨圆,表示搬运过一段距离。酒樽上的凹坑是在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凹坑原来是大块的灰岩CaCO3成分)呈斑状,是由于火成

4、岩原为液体,后经过结晶,而空间不够形成。沉积岩有朝南的倾向。在遇难同胞纪念碑那个点位,是白垩纪浦口组的砂岩,倾向西,倾角70度左右。观澜亭也是白垩纪浦口组的,有砂岩,辉岩,及少量白玉岩。在小桃园明城墙该点位处,是粉红色的石英砂岩,硬度大,抗腐蚀性强,可作为天然的地基。在栖霞山的隋朝舍利塔处,是属于侏罗纪中下统象山群,有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抗风化能力前者大于后者。硬度一般,耐风化能力中等。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褶皱)断层在观澜亭,我们看到了平移断层,平移断层作用的应力是来自两旁的剪切力作用,其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而无上下垂直移动。由于断层面是采水平方向移动的,所以经常没有明显的断崖,只

5、会在地面上看到一条断层直线。而在鬼脸城,我们看到了规模较大的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它主要是受到拉张力和重力作用形成的。断层面倾角较陡,通常在45°以上。同样的,在御冠峰,我们也见到了断层,它岩层乱,有褶皱,地层时代不连续。节理在三台洞小店的那个点位,我们见到了方解石充填节理,节理是将岩体切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也是岩体中未发生位移的(包括实际的或潜在的)破裂面。而在小桃园明城墙,我们看到了清楚地剪节理,它节理面平直,有硅质胶接,产状稳定,是在非共轴剪切作用下形成的。在绣球公园的明誓石,我们看到了张节理,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产状不稳

6、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节理常侧列出现。(b)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c)在胶结不甚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张节理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果穿切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d)张节理多开口,一般被矿脉或岩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平直或粗糙不平,脉内矿物(如石英)常常呈梳状结构。(e)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也追踪X型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状组合形式。而此处的张节理,老师认为是先剪后张得结果,并且它是出于还原环境里的,其分选性极差。张节理往往单独出现,而剪节理往往成组出现,且往往两组共轭产生,呈X状。同时,在栖霞山的天开岩也有

7、张节理褶皱南京地区是由若干背,向斜组成的线状褶皱束。在南京城东郊褶皱束最宽,向东逐渐收缩。褶皱束的走向在西端为东北,南西方向,过汤山以东转为北东东向,在五洲山十里长山一带明显的呈近东西向褶皱束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总体看来可以分为:幕府山复背斜带,钟山-射乌山-金子山大向斜和青龙大连山-汤山-仑删大背斜这三个主题构造。地下水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分为承压水,潜水和上层滞水,按照水层的空隙条件分为孔隙水,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