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ID:12813695

大小:251.00 KB

页数:168页

时间:2018-07-19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相关定义1.1、进城农民工子女概念界定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愈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开始在城里居住和上学。本文所讨论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即这些”进城农民工”的”第二代”,主要是指流动子女中6-14周岁(或7-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此概念有两个要素:第一,是从流入地角度出发,指那些与”进城农民工”一起流入城市,在流入地生活、并且至少有父亲或母亲作为监护人的”流动少儿”,但不包括那些离开父母自己流落街头的流浪儿童和寄养寄读儿童,更不包

2、括那些因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而留在老家的”留守少儿”。第二,仅指6-14周岁(或7-15巧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学习能力的。不包括学前教育儿童和义务教育后学龄少年,也不包括学习有智障的少儿。3.2.2”流动花朵”现象出现的原因农民工将孩子带入城市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①在目前人口统计和有关户籍管理制度中,没有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单独界定。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在所在地居住半年及以上者,无论有无所居住地正式户口,均是常住人口,因此,部分就业与居住稳定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被统计在内

3、.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2-02-17.③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4(4).19一是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职业的稳定性。”父母子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社会中生活的分子①。”在城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是进城农民工能在城市的立足之本,

4、也是决定是否将孩子带入城市的重要依据。二是亲情因素支配。随着进城农民工在城市逐步站稳了脚跟,长时间打工在外,更加剧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其中尤以对孩子的想念之情更为强烈。在生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考虑更高一级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想办法把孩子接到身边,过完整的城市家庭生活,成为了进城农民工的下一个愿望与目标,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是城市教育质量。因为很多进城农民工都清醒地意识到,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大学、读研究生,从而跳出”农”门,

5、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像父辈那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最艰辛的生活。3.2.3”流动花朵”现象的发展趋势(1)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人数来考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机构的宏观测算,2000年全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近2000万;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算,18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其中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643万,占所有流动人口子女总数的32.44%;2004年,在高达1.1823亿的流动农村

6、人口中,儿童的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②,其中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子女的24.14%。从微观调查看,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计,北京市进城农民工子女2000①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②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4.20年为9.8万人,2001年为15万人,至2006年7月达到36.6万人①,年均增

7、长约56.1%。无锡市2002年进城农民工子女约5万人,到2004年已达9万余人,每年约以34%的速度递增。深圳市2001年秋季接纳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数量为27.7万人,比2000年度增长27.6%,占在校生总数的56.5%;2002年秋季为34.2万人,比2001年度增长23.4%,占在校生总数的60.4%;2003年秋季为40.7万人,比2002年度增长19%,占在校生总数的62.6%。据预测,未与父母一起外出、被留在家乡的留守少儿也存在潜在的流入城市的可能,”流动花朵”的数量还会逐年递增。(2)从进城农民

8、工子女的年龄结构来考察,目前主要以小学生为主2003年,河北全省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学生总数为10.71万人,其中小学阶段在读人数为6.81万人,占63.6%。陕西全省进城农民工子女共有19.8万人,其中小学生14.1万人,占71.2%。天津进城农民工子女为52525人,其中小学生为42833人,占80.3%②。其他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年龄结构也大致如此。1.2、相关概念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