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

ID:12821180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_第1页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_第2页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_第3页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_第4页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2008年为奥运决战之年,但没有影响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全市进一步在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  一、2008年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及特点  (一)多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呈现有增有减态势  1-9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87.1亿元,增长11.3%,养殖业实现产值101.8亿元,增长18.7%。  1、粮价上涨、补贴政策和气候条件等多项利好使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初步

2、统计,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23.8万吨,同比增长21.3%,呈现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保持增长的“三增”态势。  2、蔬果产量和设施面积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市蔬菜产量189.3万吨,同比下降10.4%,水果(含果用瓜)产量76.2万吨,同比下降8.1%;受奥运限行影响,设施农业建设放缓,前三季度全市设施面积24.7万亩,仅为去年同期的92%。  3、畜禽生产规模继续收缩。受成本上升、“三鹿奶粉事件”和一些城镇化推进较快地区退出养殖业等因素影响,全市畜禽养殖空间受到挤压,1-3季度,全市规模养殖场生猪和家禽出栏量分别为208.8万头、8003万只,同比分别下降1.7%、14.8%。

3、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村旅游业渐成亮点  1、特色林果、绿色养殖、林下经济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农产品精品化发展势头良好,大兴的西瓜、平谷的大桃、昌平的苹果、门头沟的樱桃、通州的葡萄、房山的磨盘柿、怀柔的板栗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果品和产业带基本形成。  2、观光休闲、采摘体验、设施农业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良好。2008年,农业观光园、农业主题公园、沟域经济等现代农业模式得到进一步丰富,呈现“种植园林化、管理精细化、布局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特点。1-9月,全市种业、观光园和设施农业总收入分别为7.2亿、7.4亿和1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7%、4.9

4、%和9.9%。  3、生态旅游业发展强劲。2008年,随着郊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接待能力进一步改善,以及长假减少短假增多,更多城市居民消费进一步向郊区扩张,促进了以观光型、体验型、品尝型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产业升级。  (三)乡镇企业平稳增长,重点行业发展良好 进入三季度,受经济减速和奥运停限产的影响,全市乡镇企业主要指标增幅有所回落,但综观前三季度,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3季度,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2303.7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6.3%;利润总额完成120.6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二产业增长16.7%,第三产业增长3.4%。批

5、发零售、汽车零部件、农副食品加工业、机械电子、生物制药等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农村居民收支两线保持较快增长  1、收入增幅首超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仍为收入主体。2008年初起,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保持高于城镇居民(图1),至9月底,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389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4950元,同比增长11.4%,收入贡献率达到52.7%。  2、消费支出增幅较大,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成为主因。1-9月,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545元,同

6、比增长12.4%(去年同期为9.5%),远高于同期城镇居民的5.7%,从支出去向看,食品支出1884元,增长21.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53元,增长30.7%。  (五)惠农政策不断推出,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2008年,全市为减轻成品油调价对种粮成本影响,小麦、玉米农资综合直补标准由40元/亩调整到45元/亩;全市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从种类到数量上都比2007年有所增加;全市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1-9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万人;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从26%提高到40%,至9月底,全市参保率达到79.5%;新农村建设实施安全饮水、街坊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和污水处理“五

7、项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三起来”工程和农村图书室、文化站、健身场、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建设。  二、2008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生产价格指数逐季下降,分别为124.2%、115.3%和111.4%,而三季度农资价格指数为123.8%,加之交通限行、“三鹿奶粉事件”等突发性消极因素,使得农业效益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大。  (二)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