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黑土地上的心灵史

迟子建:黑土地上的心灵史

ID:12836812

大小:2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9

迟子建:黑土地上的心灵史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迟子建:黑土地上的心灵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迟子建:黑土地上的心灵史  “写到结尾那句‘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我的心是颤抖的。”她说。  素雅的封面,仿佛远山淡影般的墨迹流过,一如她低调的为人。  从她的文字,就能让你闻到浓浓的土地的气息。  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新作《群山之巅》亮相北京2015年全国图书订货会。本书出版,距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已过去十年,距上一部广受好评的《白雪乌鸦》也已有四年多。这次,迟子建再度将深情悲悯的目光投向中国北方苍茫的“群山之巅”,讲述在那里发生的勾人心魄的人间故事。  现在担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的迟子建从小就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196

2、4年的元宵节,她出生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之后,到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学习,再入黑龙江作家协会工作至今,除了198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读书有过3年出省生活的经历,她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都与那片高纬度的山川平原合为一体。  高纬度地域的特征――寒冷、苍茫、坚韧、厚实――已经深深地刻入了她的文本文体中,有女性的柔美细腻,更有萧红生死场般的近身搏杀的一击即中,让你感动。  自1985年发表作品开始,她已经完成了500多万字的小说,包括5部长篇,其中,《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她赢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殊荣,也让她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作家之一。  在童年,北

3、极村星星照耀的夜晚,她的外祖母会给她讲的故事,往往也就是十多分钟一个。这短暂的故事常常在她的脑海中翻腾不休。也许就是在那时候起,她开始梦想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吧。  最新的这部《群山之巅》,在《收获》发表后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有致。在北方龙山之翼的龙盏镇上,屠夫辛七杂、“小仙”安雪儿、执行死刑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以及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不同、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的滚滚红尘中浮沉,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寻找出路。“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群山之巅》中的众多卑微的小人物,他

4、们“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却要努力活出人的样子”。  这一首黑土地上飘扬的长短歌是迟子建人生的点滴感悟、片段悲喜,是大河中的一簇浪花、天河中一片涟漪,是这土地上的心灵史,在等待着你去发现与感动。    童年影响一生    《新民周刊》:1964年,你出生于中国最北的漠河,又长期在黑龙江省生活,念念不忘的是黑土地,是否有意地要用文字的方式来记录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迟子建: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作家心灵的折射。我生长在黑土地,热爱它,所以我的笔触更多地伸向了它。我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京求学时,每到寒暑假回家,列车穿过山海关,到了关外,你会感觉吹

5、过来的风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异常亲切。  《新民周刊》:童年是否影响了你的一生?  迟子建:没错。我生长在大兴安岭,17岁以前,我都没有坐过火车。除了在北极村,就是在森林深处的一个叫“永安”的小山村。壮阔的大自然,古朴的民风,以及那片冻土地发生的生与死的故事,对我影响很大。  《新民周刊》:萧红对你是否产生过特别大的影响?  迟子建:最初写作时,我对萧红的作品读得并不多,那时我更喜欢屠格涅夫和川端康成等作家,他们对我影响比较大。系统地读了萧红作品后,觉得她是天才型的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商市街》、《牛车上》、《手》等作品,已是文学经典,我非常喜欢。她是我们黑土

6、地上诞生的伟大作家。  《新民周刊》:谢冕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对你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词:“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是否可以概括你近些年来的文学方向?  迟子建:其实从一开始,我的笔触伸向的就是我熟悉的领地,而我熟悉的领地本来就在“底层”。只不过我早期的作品虽然伸向了“底层”,由于年轻,看问题不很深刻,呈现的风貌也就不那么大气。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写作的深入,看到了人性的多面,

7、写作自然而然发生了变化。  《群山之巅》:用我的生命写成  《新民周刊》:你最近出版了长篇小说《群山之巅》,据说写作此书历时两年,其间两度因剧烈眩晕而中断。家人担心你的健康,曾不许你再写下去?  迟子建:是的,作为我来讲,确实写得很不容易,写了两年,这两年身体不大好,确实有点呕心沥血的味道。《额尔古纳河右岸》调动了我的才情和我多年生活的积累,《群山之巅》同样如此。  《群山之巅》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我想读者看过以后可能会有体会。一个写当下生活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纠葛的作品是一个挑战,所幸我把它完成了。如果说它有什么优点?我想这里的每一个字,都用

8、我的生命写成。如果说它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