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ID:13057272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与思考中職課堂教學"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實踐與思考鄭秀萍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涵蓋了創造教育的理論要義,與我們宣導的素質教育是一脈相承的。在中職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做合一"的理論開展創造教育實驗並不斷總結經驗,將有利於創造型勞動者的培養,是實踐創新教育的有益探索。關鍵字教學做合一課堂教學實踐思考創造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二屆國際技術和職業教育大會上提出:職業教育的發展要以人為中心,推廣和使用新技術,培養創業能力和自立能力,促進繼續學習和獨立學習。這無疑要求中職教育

2、是一種創造教育。關於"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聯繫今天的創造教育理念,重新闡釋"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實質,對推進創造教育有諸多啟示。中職課堂教育開展"教學做合一"的實踐,有利於創造型勞動者的培養,有利於加快職教發展的步伐。一、"教學做合一"思想的精神實質首先,它體現了"教育立國的根本"的理念要立國先要立人,沒有人才,國運難興。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即培養能夠興邦定國之人。所以說,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富強,教育須先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

3、度上是受杜威教育理論的影響,其教育宗旨毫無疑義地定位在以現代教育的機器批量產出振興中華的能做事的優秀的實用性人才,所以他說:"要什麼,學什麼;學什麼,教什麼,就拿什麼來訓練教師。"這裏的"要什麼",自然是國家的需要。其次,它確立了"生活即教育"乃立校之本的辦學思想"'教學做合一'是以生活為中心--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所有的問題,都是從生活中發生出來的。從生活中發出來的困難和疑問,才是實際的問題;用這種實際的問題來求解決,才是實際的學問"。陶先生的觀點使我們今天在闡釋素質教育內涵的時候,大家能夠認為

4、,現代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其實質就是把學生培養成會做事,能夠獨立生活的人,這也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第三,它表明教學做"三位一體"的特殊內涵教師實施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教師是施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做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陶先生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

5、教,學也不成為學"。教師的教是在做,學生的學也是在做,教與學統一在做上。教、學、做這三者實際上是屬於兩個層次,即第一層面的生活,第二層面的方法,前者著眼於做,後者歸結於教學。第四,它反映了三者的主次與從屬的關係概括起來說,做是最主要的,教和學要本此進行;同時,教又從屬於學,要符合學的需要來教;最後,學要看如何做來確定內容以及採取相應的方法。這也是陶先生說的:"教學做合一,是教的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是怎樣做就怎樣學,怎麼學就怎樣教。"總而言之,做是學的依據,更是教的指南。今天所宣導的素質教育,其核心

6、是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陶先生提倡的"做"可謂一脈相承,創造財富,創新知識,都是在做。離了做則談不上創造和創新。二、"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學生要有主體意識,著眼於"教",教師是施動者,學生是受動者;著眼于"學",學生是主演,教師是導演,這都是在"做"教學。但在實踐中,在一定條件下,師生的角色會發生互換現象,即學生的學法制約著教師的教法,學生的知識取向決定著教學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習,以便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生對於教學內容的取捨,

7、因此,可以"做"好教學來統一教學運作過程、模式,來協調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關係。有了以上認識,就要為具體的教學活動規定一個終極目的;讓學生學會學習,即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覺運用學習方法學到真知識,讓學生運用真知識去做好應當做好的事情。基於這種認識,奔著這種教育目標,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教學做合一"理論的實踐。1、在電子技術基礎學課中的實踐電子技術基礎學課是電工電子類專業的主幹課程,由於課程內容的抽象,決定該學課不易教更難學的特性。但如果選擇這門課程在教學中進行"教、學、做合一"理論的實踐,就更具有典型

8、意義。實踐證明,實驗是成功的,探索達到預期目的。教師怎樣教?教師採用"任務驅動"方法:強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任務驅動下,在探究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自主和協作的環境下,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教師成了學習情境的創造者、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者。教師充分重視周圍事物和學生生活經驗的作用,將教材內容和日常生活相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