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

ID:13094137

大小:16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0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_第1页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_第2页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_第3页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_第4页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汉语言文学汉语道歉语情境分布实证研究——以“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为例石楠楠李柏令摘 要:本文选取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3个道歉词语为代表,通过测试的方式,调查了这3个道歉词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这3个道歉词语处于不同的情境分布之中。其中“对不起”和“不好意思”使用得最为频繁,而且总体使用率相当,而“抱歉”则在其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表明人们在道歉时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道歉词语。关键词:道歉词语“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

2、一、引言道歉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言语行为。当某人的某一言行事实上或潜在地对他人构成了某种程度的伤害,并有可能损害双方的和谐关系时,就需要运用道歉来予以弥补。Holmes(1989)从功能角度为道歉定义:“道歉是针对V的面子需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旨在补救A承担责任的一种冒犯行为,从而恢复A和V之间的和谐(A是道歉者,V是被冒犯者)”。道歉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OlshtainCohen(1983)曾将道歉策略归纳为5种,其第一种为“示意语力指明手段”(IllocutionaryForceIndi

3、catingDevice,IFID),即使用“sorry”“excuseme”等习惯性的、比较固定的道歉词语明确地表示道歉。现代汉语中常用的道歉词语也有很多,比如“对不起”“不好意思”“抱歉”“请原谅”,等等。近些年来,国内对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集中于道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如:程永洙(2001),郝晓梅(2005),宋先红、梁丹阳(2011),李晓华、杜佳(2012),关英明、刘晶晶(2014)等,但对道歉词语的研究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专门针对道歉词语的研究也不多。尤其是,道歉词语在人们道歉言语行为中的具体分布情

4、况到底如何?不同的道歉词语与不同情境的关系又是如何?目前对此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等3个道歉词语,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详细描写其在具体情境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不同人际关系和不同冒犯程度中的表现。作为普遍使用的3个道歉词语,“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三者之间在功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宋先红、梁丹阳(2011)曾辨析认为,“对不起”是承认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不便,同时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歉意的一种方式,而“不好意思”则是立足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难为情

5、、害羞等,没有明显表达出对对方的歉意,是一种间接表达歉意的方式。我们认为,“抱歉”也是立足于自己主观感受的一种间接表达歉意的方式,与“不好意思”比较相似,但较之于“不好意思”,具有浓厚的书面色彩。在三者中,“对不起”这种直接的方式表达的歉意最为强烈,其他两个则比较弱。二、研究设计与调查结果分析(一)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了DCT测试方法,向年龄在21~26岁之间的年轻群体进行了调查。被试的教育背景包含高中、大学、研究生等3个层次,共发出测试卷50份,收回40份,其中有效卷37份。测试卷是在程永洙(2001)的基础上,根

6、据本研究的设想修改而成。测试卷的内容包括约会迟到、身体伤害、财物损失、拒绝请求等4种事件,平等和不平等两种社会关系,以及严重和不严重两种冒犯程度,据此确定了16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提供3个道歉词语选项,要求被试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作出选择。其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具体是指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上对下和下对上)和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贾玉新(1997)、黄永红(2001)都曾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社会权势高的一方冒犯社会权势低的一方时,通常会拒绝道歉。因此在本研究的测试卷中,仅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情境设置为学生冒犯老师

7、(下对上),排除了老师冒犯学生(上对下)这一方面。(二)调查结果分析下面本文将从道歉词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冒犯行为的严重性、冒犯严重程度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1.道歉词语总体使用情况据统计,“对不起”“不好意思”和“抱歉”的使用率分别为40%、44%、16%。首先,从总体上看,“对不起”(40%)和“不好意思”(44%)使用得最为频繁,两者相加达到84%,而“抱歉”的使用率则仅为16%。其次,“对不起”与“不好意思”的使用率大体相当,但“不好意思”略高于“对不起”。易敏(2005)

8、曾根据语感提出,在当代年轻人的口语中,“不好意思”和“对不起”这两个轻重本有差异的道歉用语有合流的趋向,且显示出以轻代重的趋势,即“对不起”已经被“不好意思”替代。本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猜想。不过,我们认为,此二者在不同情境中的分布情况如何,仍需作进一步考察。2.不同社会关系对道歉词语选择的制约在不平等(下对上)和平等两种社会关系中,3个道歉词语的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