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ID:13101425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0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寓言两则》——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则寓言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主要介绍了南郭先生了解到齐宣王听吹竽时爱讲排场,虽然自己不会吹,却混迹于其中,而没被发现。但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由于没有真才实学,只得偷偷地逃走了。“滥竽充数”中滥:与真实不符,失实的,假的。竽: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课文短小,一读就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没有真才实学的害处,教育学生学习要

2、扎扎实实,同时也要告诫学生要在生活中锻炼自已识别真假事物的能力。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4、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以前学习过或是听过寓言故事吗?说说看都有哪些?列举你所知道的。(指名回答)2、师:既然学习过,那同学们都应该知道什么叫寓言吧?

3、(指名回答)小结:寓言这种文学作品形式,它往往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深刻道理?)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第十七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滥竽充数》。(师板书课题:17、《寓言两则》滥竽充数)二、新授:(一)、总揽全文1、齐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读这篇小故事。)2、这则寓言中出现了几个人物?都是谁?(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出示幻灯片2)3、这则寓言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混在齐宣王的乐队

4、里骗取报酬,齐湣王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偷偷逃走。)(二)、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内容。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①首先,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的时期:战国时候。其次,我们认识了第一个人物——齐宣王。②齐宣王有什么爱好?出示幻灯片3让学生观察。(喜欢听吹竽,而且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③(出示幻灯片4)“排场”是什么意思?(指名答。本文指齐宣王所喜欢的那种奢侈铺张的场面。“场”读轻声)④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下一个人物——南郭先生。⒉指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夸张的语调读描写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那几句话。①文中说南郭先生看到这个机会,这个机

5、会指什么?(指名回答。齐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给他听。师总结:看到齐宣王的弱点、漏洞,即喜欢讲排场,喜叫三百人齐吹竽。)他看到这个机会后是怎样做的?(就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②齐宣王有没有答应呢?(有)从哪看出来的?(“给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待遇”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本文指齐宣王给南郭先生的报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工资。)③南郭先生会不会吹竽?(不会)那每逢吹竽他是如何应对的呢?(出示幻灯片5)(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装腔作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架

6、势来蒙骗人或吓唬人)可见,南郭先生有没有真吹?没有,因为他不会吹,也就是说他在弄虚作假。(出示幻灯片6)“鼓着、捂着、装腔作势、混”这词语生动的描写出南郭先生装模做样、弄虚作假的丑态。“没出过毛病”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没被发现过,他很会作假,作假成功。)④就是这样一个根本不会吹竽的人,居然能在吹竽队成功的混了下去,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指名回答。客观:齐宣王喜欢讲排场,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这就给了南郭先生可乘之机;主观:南郭先生品行不端,他很会作假,不会装会。稍作引申:其实,这也反映出制度的缺陷,选用人才时,应该严格把关。

7、)⒊像这样一个不学无术、弄虚作假的人,难道真能永久的这样混下去吗?我们接着看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齐读。)①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折。什么转折?(指名回答。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承了王位)(出示幻灯片7)②齐湣王与齐宣王不同之处在哪?(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喜欢一个挨一个吹。)(出示幻灯片8)③“这个消息”指什么?(齐湣王叫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逃走了?(一是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二是齐湣王不喜欢齐奏,他喜欢听独奏;所以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1、师:同学们都知

8、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首先请大家把这个故事回顾一遍,来看一个短片。(放《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动画。)过渡:短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