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ID:13118164

大小:6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0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_第1页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_第2页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_第3页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_第4页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关注教师心身健康,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文登师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玉乐有这样一种比喻:“健康是1,家庭、事业、金钱、地位、名誉……都是0”有了健康,后面的0多多益善;如果没有健康,要0有何用?!可见,健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为此,我们来谈谈“健康”的话题,题目叫“关注教师心身健康,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谈四个问题:一、心身健康与心理问题;二、目前教师心身健康的状况;三、教师心身健康的意义;四、学会自我调适,维护心身健康。先谈第一个问题:一、心身健康与心理问题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

2、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说,健康不但包括人的“身体”的健康,还包括人的“心理”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方面完整和谐地发挥作用,才是健康的状态。目前,关于健康的标准,学术界还缺乏共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心身健康的标准是:“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把它概括为“五快二良好”。“快食”并非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指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吃饭感觉津津有味。如果出现持续性无食欲状态,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18能

3、出了毛病。“快眠”是指上床后能较快入睡,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如果难以入睡或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感觉乏力,则是心理及生理的病态表现。注:成年人健康长寿的睡眠时间是5-8小时,睡的时间过少和过多都可引起身心疲惫。睡的时间过长,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会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快便”指的是排泄大小便时快速流畅,且感觉轻松自如,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好。“快语”是指说话流利,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没有词不达意现象。证明心肺功能好和

4、思维活动正常。“快行”说的是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快速。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良好的个性”指的是①性格柔和,言行举止得到公众认可,具有与同年龄大多数人相符的行为特征。如,二三十岁的人,言行举止,就不能象3、4岁的孩子那样幼稚,也不能象七老八十的人那样没有朝气。②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③目标坚定,意志持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I乐观豁达,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心身健康的人,积极的情绪体验多于消极的情绪体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有挫折,甚至

5、重大变故时,尽管也会出现惶恐不安或悲伤的情绪,但能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④能以良好的处世态度看问题,不是这也不满意,那也看不惯,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⑤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18既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又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健康的人不是说他只有长处没有短处,而是说他能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自己。他的人格发展目标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良好的人际关系”爱他人与被他人爱作为一种能力已成为心理健康的另一主要特征。人际关系良好是指与人相处自然融洽,他爱别人,别

6、人也爱他,而不是孤芳自赏、寂寞独处。健康的人与人相处时,常表现出尊敬、信任、友善、同情、帮助和谅解。他不仅能悦纳别人的长处,也能宽容别人的缺点。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部门都能和领导、同事和睦相处。这样的人不是说他和别人不发生矛盾,而是说在发生矛盾时,能想办法积极有效地解决。上述七条标准中的“五快”――“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主要说的是身体健康的标准。而“二良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说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当然,“五快”中也蕴含着心理健康的因素。可见,人的身体健康与

7、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象“人”字的写法一样,“撇”代表身体,“捺”代表心理,二者互为影响缺一不可。身体残疾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而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无疑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日常所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就形象地说明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医学界认为,人7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学界认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身体的积极影响是任何药物代替不了的。常言道“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核心要素。但是,现实中真正能达到心理健康标准的人占少数,

8、就同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正像心理访谈电视节目上所说的:“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18。心理学家曾做过统计:在人群中,有80%以上的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都会碰到或多或少、或这或那的心理问题。因此,提起心理问题,大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甚至“谈虎色变”。更不能当听说某老师有心理问题时,就想:哎呦,我可得离他远点,他神经不好。应当说,产生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怎么来看,怎么及时地调适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