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

ID:13126821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_第1页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_第2页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_第3页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_第4页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制度变迁对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影响研究——关中地区村庄修路的事件与过程王思明田雄(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江苏210095)摘要: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对建国后关中地区两个村庄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作用下,乡村区域治理秩序不同,乡村区域公共产品和参与公益事业的水平也不同,借用象限来表达三者间的动态关系。以此为视角,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由于村庄利益博弈、基层政府理性不作为以及国家刚性制度的缺失,该地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文章最后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要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政

2、府制度供给责任不容推卸。关键词:制度变迁,村庄共同体,乡村区域治理,村庄合作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引言大到国家,小到村庄,不同层次的主体,会产生包括合作、冲突与竞争等各种各样的互动关系,这些都是关乎社会秩序的普遍性问题。其中互动主体最理想的状态便是达成合作,即以各自的利益需求为导向,协商、沟通和交换,以达到共存和发展的目的。而合作总是需要一定的制度规范,并且要求合作的主体服从和遵循。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为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在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或发展项目投资中,不仅需要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纵向合作关系,

3、更需要作为主体的村庄之间的横向合作。而这样的合作表面上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等经济层面的问题,实质上是关乎乡村政治秩序的普遍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国家治理制度如何影响乡村区域治理秩序的?在税费改革后的新农村建设时期,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何以可能?笔者通过追踪调查和实地观察访谈的方法获取资料,以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两村之间的道路修建进行个案分析。旨在探讨国家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对村庄之间的关系影响,而村庄之间的关系嬗变又会影响到当前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展。一、事件背景与博弈过程笔者实地调查的案例发生于距西安市西北

4、方向约100公里处关中地区Y县的郭村和南村之间。郭村坐北向南,以郭姓为主。南村则居其正南1公里处,以郑姓和田姓为主。两村世代以耕地相接壤,鸡犬之声近可相闻。主要经济来源都为青壮年劳力出外打工,种植小麦为主,两村人均收入约1500元。因此从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可以看出,二者都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具有较强的同质性。2006年初,南村周边的村庄都已确定将原来的乡村道路修建为柏油路,到了2006年5月底已经完成(南村当时没有被Y县县政府确立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村)。为了能够解决郭村与南村道路修建问题,南村村主任利用

5、个人关系争取到项目。在“跑项目”的过程中,8南村干部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而郭村没有任何形式的资助。根据Y县交通局于2006年4月9日制定的《南村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两个村庄之间的道路确定为“郭南路”,工程原定于2006年7月1日到8月1日竣工。在郭南路项目确立之后,Y县交通局重新规划路线,新路线使两村利益之争正式拉开帷幕。因为占整个郭南路全段的四分之一强的路线中有500米左右的公路在郭村地界之内,需要占用郭村的耕地,包括两亩多小麦和树苗,就此郭村强烈要求南村必须补偿土地和青苗损失费。南村则认为:“公路属于公益

6、性的东西,郭村人将来也走,况且在郭村地界内理应不赔偿①2007年2月,访南村主任郑某。。”对此,郭村的态度依然,郭村主任则认为:“当时我们郭村在修路的时候,本应承担一定责任的周村也没有出石料。南村虽然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答应了,那我就成了卖国贼了②2007年2月,访郭村主任郭某。。”从2006年7月南村申请新路线起,一直到直到2006年12月份,两村在是否赔偿的问题上仍然没能达成一致。Y县交通局认为“先把路线确定之后,你们慢慢协调”。2007年春节期间,南村村干部继续在市公路局“跑项目”,以便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当确

7、定在3月份动工的时候,面临时间的压力,南村答应了郭村的赔偿要求,但是其前提条件是“按照原来的地界,在谁地界内谁负责投劳力。”因为按照目前乡村道路修建“群众搭底子,政府铺面子”的思路,农民负责路基的成本,政府负担路面硬化等费用。但郭村未能答应。无奈之下,南村寻求镇政府出面协调,得到的答复是“你们自己看着办,该赔偿就赔偿,只要把路修了就行。”面临工程开工日期的逼近,南村最终以给郭村划拨三亩耕地,给郭村村民赔偿950元钱的青苗款为处理结果。到2007年3月初,郭南路工程正式开工,在工程期,郭村没有投劳,到六月初夏收时才仓促通车。如

8、果从郭南路项目批准时算起一直到通车,长达14个月。其中,郭村与南村之间的利益协调时间就达10个多月之久。二、制度变迁与村庄记忆面对郭村人“没有成本投入,反而走路”的现实,南村人不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怀念起集体协作的时代③在文字资料匮乏的乡村作调查,记录口述史的方式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