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竖向抗拔试验

单桩竖向抗拔试验

ID:13174669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单桩竖向抗拔试验_第1页
单桩竖向抗拔试验_第2页
单桩竖向抗拔试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桩竖向抗拔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操作规程1总则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预制桩和以各种形式成孔的砼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1.2试验前首先应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试桩的设计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认真制定试验方案,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主要有:1.慢速维持荷载法;2.快速循环加卸载法。1.4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桩的竖向抗拔静载试验:1.经常承受上拔力的桩基础;2.以承受风荷载为主的铁塔,高耸构筑物的桩基础。2试验准备2.1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现场试验中试桩所需上拔荷载一般由

2、油压千斤顶加载系统施加,千斤顶加载所需反力装置可采用横梁承压台反力装置。(见图2)2.2试验中上拔荷载量值的控制,宜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或应力环。桩的上拔量由百分表测量。2.3设备、仪表的安装1.千斤顶安装:千斤顶应放置在试桩中心轴线的垂直延长线上,并尽量使其合力与试桩中心垂直线重合。2.在试桩桩面两个正交直径方向上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外界因素影响。2.5试桩、承重台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的规定,见下表:反力系统试桩与锚桩(或堆重平台支墩边缘)试桩与基准桩基

3、准桩与锚桩(堆重平台支墩边缘)锚桩横梁反力装置≥4d且≮2.0m≥4d且≮2.0m≥4d且≮2.0m压重平台反力装置≮2.0m≮2.0m≮2.0m注:d为试桩设计直径2.6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桩的抗拔试验。试桩预留钢筋与拔力筋焊接搭接长度:双面焊时不小于5d,单面焊时不小于10d(d为受力筋直径)。图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图4.5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桩的抗拔试验。试桩预留钢筋与拔力筋焊接搭接长度:双面焊时不小于5d,单面焊时不小于10d(d为受力筋直径)。5试验5.1从成桩

4、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确定桩身强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土类不应少于10天;对于粉土或粘性土,不应少于15天;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得少于25天。5.2试验加载方式1、慢速维持荷载法:逐渐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渐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2.慢速维持荷载法按下列规定进行加、卸载和竖向变形观测;3.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4.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

5、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并记录桩身外露部分裂缝开展情况。5.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变形值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6.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⑴、桩顶荷载为桩受拉钢筋总极限承载力的0.9倍时;⑵、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变形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5倍;⑶、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6资料整理及承载力判定6.1单桩

6、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分析报告的资料整理内容: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并对成桩的试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补充说明;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记录表(宜按单桩垂直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附表);(1)单桩竖抗拔静载试验变形汇总表;(2)绘制单桩竖向抗拔试验荷载-变形(U-△)曲线图;(3)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试验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及绘制桩身应力变化、桩侧阻力与荷载-变形等关系曲线。6.2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判定;(1)对于陡变形U-△曲线,取陡升起始点荷载为极限荷载;(2)对于缓变形U

7、-△曲线,根据上拔量和△-lgt曲线变化综合判定,即取△-lgt曲线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