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

ID:13185576

大小:262.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21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_第1页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_第2页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_第3页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_第4页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一、项目研究背景与目的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促进和保障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变化,教育面临的法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教育实践中的许多新成果需要在《教育法》中予以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要求对《教育法》的部分内容加以修改。教育投入与经费筹措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几年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关于农村教育费附加的规定,受国家政策

2、调整的影响,在实践中已不能执行。如何进一步保证教育投入,增加新的投入渠道,建立完善有效的经费筹措机制,需要在法律制定上有所创新,使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教育经费得到保障。本项目以一个行政区域——重庆市为对象,对其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与教育经费保障的体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分析总结其中的行为特征和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法》第七章的内容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具体修改建议。33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二、重庆市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供求分析(一)重庆社会经济情况1、我国最大的农业直辖市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下,重庆在1997年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目前,重庆市有人口

3、3100多万,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而且,重庆市的农业人口比重非常大,占到2400多万,可以说重庆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直辖市。表1重庆人口总数单位:万人年份200020012002年末总人口3091.093097.913107农业人口2430.202408.392392.38非农业人口660.89689.52721.45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1、2002、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中国西部经济的龙头重庆处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和资源富集的西部的结合地带,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的结合部,因此,重庆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和邮电通讯枢纽。

4、重庆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许多大、中城市形成了方便、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重庆江北机场是国内十大民用机场之一,重庆火车站是重庆往来旅客最集中的地方,约有20对火车与全国各主要城市相通。汽车则以通向成都的成渝高速公路为主动脉。重庆水运一直比较发达,也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同时,重庆还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03年市生产总值2250.11亿元,在西部仍处于龙头地位(见表2)。表22003年部分省、直辖市GDP比较情况地区GDP增长率人均GDP重庆2250.1111.408075四川5456.311.806

5、271贵州1344.3110.103600西藏184.5912.10687433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制度研究重庆现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已形成以机械、冶金、化工为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建筑材料、轻纺食品基础较好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交通邮电事业发展迅速,成渝、川黔、襄渝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已形成水、陆、空、管道运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市建设在加快城市水、电、气供应,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了旧城改造和新区的开发,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两江5座大桥和滨江路的建设及一些城市干道的扩建,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大型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改善了供排水

6、状况。两座大型电厂的新建扩建和城市电网的改造,改善了城区长期供电不足问题。3、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理风貌重庆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3000多年。重庆曾经是古代巴国首都、农民革命政权大夏国国都,抗日战争期间是国民政府的陪都,素有“三都之地”之称。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勤劳、聪慧、热情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伟大的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重庆市地势起伏不平,山脉绵延,丘陵广布,仅河谷地区有少量平坝。华銮山、大巴山等山脉纵横于西、北两面,东南市境地处武陵山区。重庆主城区地形独特,是有名的山城。(一)重庆

7、教育发展状况1、直辖契机推动重庆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庆在直辖前,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落后,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时,全市中小学D类危房高达300多万平方米,有的高校在划转时危房达50%以上。主城区与偏远农村的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1997年,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01年,重庆市仅为6.60年,只有11个区县实现了‘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18.87%。  直辖7年来,重庆市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三峡库区移民迁校、薄弱学校治理等“十大教育工程”,重庆市教育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全市通过“两基”评估验收的区县由1996年的11个上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