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

ID:1319768

大小:9.0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7-11-10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_第1页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_第2页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_第3页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_第4页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文化结合之服装应用——服装创意结构与肌理研究实验目的本项目通过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汲取设计灵感,使中西相融合,然后运用一年来所学的课程对服装的结构造型材料肌理进行研究,使我们对服装的结构造型有更深的了解,在材料肌理方面也有一定研究与创新,既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又充分利用了所学课程包括: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创意设计,女装设计,服装史等)使这些都得到很好的实践与结合应用。为什麽要研究中西文化中国元素的根本特征是注重于整体的和谐。     西方元素的本质属性是专注于局部的精深。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不同于任何民族的深厚底蕴,但是我们却一度因为盲目崇拜国际品牌而忽略了对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事实上

2、,当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我们自身忽略的时候,国外企业正在大肆挖掘中国文化,把中国元素充分运用到产品当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回味的是,当那些外资品牌利用了中国元素之后,反过来在中国市场却深得消费者的青睐。“不管是意大利还是法国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往往是符合或融合本国元素的东西,中国如果丢掉本土的东西,便没了特色,也缺乏市场竞争力。我觉得还是要融合中国自己的东西,让世界为你们而疯狂!”意大利设计师ROSA如是说。   显然,目前在中国无论是文化界、营销界还是广告界,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元素的重要性,甚至开始肩负中国元素的复兴使命。如今有更多的中外设计师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它演化

3、成美轮美奂的时尚潮流。世界关注中国,中国融入世界。当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进行品牌输出的时候,如何体现中国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了。重要的是,当中国产品在全球的比重越来越大时,所倡导的中国元素其实就是中国形象和中国产品的代名词。中西文化的区别: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在思维模式层面的差异性便越来越大: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也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

4、…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图解中西文化差异: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

5、、性格特征的区别。3.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4.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近代上海民居带有典型的欧式风格,又不失中国 南方民居特点。中西服饰文化差异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物、穿着方式、装扮,包括发型、化妆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1、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2、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3、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4、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5、受中国传统

6、文化的影响西方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1、崇尚人体美2、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3、突出表现个性4、追求感官刺激隋唐五代夏商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公元元年3万年100年135016002000年771年221年220年581年960年1368石器时代100年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石器时代秦汉时期辽、金、西夏、两宋、明元12711644清春秋战国——古希腊魏晋——中世纪明末清初——巴洛克中国服饰演变19世纪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1956年工人阿玛尼高级定制系列ArmaniPrive2009春季带来浓郁中国风的设计,黑、白、灰,黄、紫、红,蕾丝与流苏,中国画风的印花与刺绣,华丽的绸缎面料,

7、借鉴中式建筑向上飞扬的华丽檐角……从形式到细节,甚至模特的发型,无一不透露出中国情调。草图阶段立体褶皱与平面的对比,肌理的运用,层次的体现不断的修改与讨论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