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

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

ID:13207545

大小:3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1

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_第1页
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型课题论文班级分层管理的探究一个完整的班级基本上可以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等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层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得到应有的发展。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持续的发展,实行分层管理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分层管理,它是一种管理策略,体现了一种管理思想,它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不同学生特点,不能以牺牲其中一部分人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2、,正视个体差异,分层管理,分层推进。下面就分层管理谈谈我个人的想法。一、根据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道德修养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层: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称为优等生。B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称为中等生。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称为后进生。根据“调剂+自愿”原则将学生分别归到不同的层次,为分层管理铺好基石。二、针对各层学生制定不同目标、要求(一)、对优等生要求克服不良习惯,培

3、养一技之长。对于优等生,虽然相对其他同学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但也未必十全十美,也有一些不良习惯、思想,所以对优等生制定专项目标,培养特长。1、克服不良习惯,争取更加完美。“优等生”普遍好胜心强,经常受到重视、钦羡和褒奖,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为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总想抑制他人的发展。如发现某个学生超过了自己,受到老师青睐,他们就加以挖苦和讽刺。当别人来请教问题时,也是不加理睬,摆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班级搞清洁或做其它义务劳动,不是推脱给他人,就是找事岔开,认为这些事应该是“后进生”做的。在家也时常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架势,以“不加理睬”和“绝

4、食”来对待“不满”。针对这类现象,可以在班级里成立若干“互助小组”,把具有这些习惯的学生分在一组,通过小组积分的方式在班里开展各“互助小组”的竞赛,看哪一个小组的积分最多,并定期把积分结果公布,迫与压力和自尊,他们也不甘落后,不敢大意,这样激励他们“硬着头皮”去帮助他人,从而变自私为主动,变嫉妒为荣誉,在互助中逐渐培养他们团结友爱意识,克服一些不良心理,使“优等生”的发展更健康、更和谐。2、分层制定专项目标,培养一技之长。由于优等生具有很好的领悟、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掌握也远比其它学生要来得快,自由时间和自主空间相对比较宽广,如果放任一方,不但会出现停

5、滞不前,不思进取的情况,而且还会滋生不良习惯。针对这些,可以适当开些“小灶”,结合各自特点,单独制定个人专项目标。如对一些好动的“优等生”,鼓励他们进行“小发明”创作,给他们开辟另一个施展才华的天地。对一些思维敏捷、善于言谈的“优等生”,则鼓励他们参加写作、奥数兴趣小组,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不仅抑制他们的不良习惯,而且还培养了一技之长。经过两年的培养形成了坚固的第一梯队。一个班级优等生多了,同学们就有了互相效仿、互相竞争的榜样,那么慢慢地就会互相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对中等生目标激励,激发热情。一个班级中“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虽然优点

6、和缺点都不太明显,但往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时并存,相互影响。通常情况下,很难受到老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往往失去了在老师指导下发展成长的机会。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善于挖掘、调动积极因素,指导他们积极成长。1、设单项奖,目标激励,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2一般情况,优等生获得奖励相对比较容易,但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离奖励所要求的冒尖水平还有一点距离,几乎与奖励无缘。他们缺乏成功的信心,缺少上进的动力。所以不妨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劳动能手”、“进步典型”、“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了更多的目标,感受更多的成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

7、也不难,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2、轮流参与班级管理,激发热情。班干部常常是优秀生的天下,为了激发中等生的热情,实行班干轮换制,使中等生获得与优等生同台竞技的机会,和更多的发展空间。中等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不但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锻炼了工作能力,而且使班级工作得到创造性开展,增强了班级的团结意识。对待中等生关键要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时还要适当地放大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较正确的目标。根除这些同学身上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仅靠这一两次的感动教育是不行的,必须与他们打一场“

8、持久战”。这方面我做的还不够,下一步要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三)、对后进生唤起自尊,树立自信,激励前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