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参与突出主体

引导参与突出主体

ID:13208262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引导参与突出主体_第1页
引导参与突出主体_第2页
引导参与突出主体_第3页
引导参与突出主体_第4页
资源描述:

《引导参与突出主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导参与突出主体长汀县大同黄屋小学刘茂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能力或技能都是在学习主体参与了相应实践活动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最大限度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从而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参与欲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自然和原始色彩的内力量,其本身就有强烈的冲动性以及亟待满足的驱动性。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

2、,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推动力。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特别集中,探索的欲望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巧提问题,促进思维,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教学《小狐狸卖空气》,教师上课伊始可这样设问:你们知道空气吗?你们见过有卖空气的吗?小狐狸为什么卖空气?人们为什么开始时都来买小狐狸的空气?而后来为什么又不买了呢?用这些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望。又如教学《宋庆龄和她的保姆》,在引导学生审题时,有的学生根据题目提出:宋庆龄是一位伟人,

3、而保姆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怎么会连在一起?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这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困惑与悬念的欲望,产生想立即学会而后快的感觉。教学中,激趣要做到上课伊始趣即生,教学过程趣愈浓,课堂结束未尽,让学生处身兴趣盎然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二、教给学习方法,提高参与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反映在学生接受知识时积极参与,更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索知识、寻求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学法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

4、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可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如下五个教学步骤:(1)学生看课文有几幅图,按顺序看看每幅图讲什么?连起来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2)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再把生字画出来。(3)轻声读课文,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图上内容,并用序号标出来。(4)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做上记号。(5)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段落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教学中按上述五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再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体会,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同类课文。教学中还应帮助掌

5、握有感情朗读课文,遣词造句,质疑问难,归纳总结等基本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三、小组讨论合作,施展参与才华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为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学习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例如教学《麻雀》一文,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我”为什么

6、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是因为麻雀是益鸟,有的说是“我”同情麻雀,不忍心它们被猎狗吃掉,有的说是“我”被老麻雀那母爱感动了等等,这样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时空,然后再通过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讨论,集体作出完整准确的结论――“我”被老麻雀那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这样,学生便会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越了个人的力量,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四、及时反馈矫正,强化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把参与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实践表明反馈信息愈畅通,愈及时,教学成效就越大。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要求在

7、教学中不能一概而论,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收到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的信息,就需要调整矫正原有教学方案,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学《三只白鹤》一文时,教师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到理解水平较差的学生对“为什么第三只白鹤能找到大鱼”存在模糊认识。这时教师就应调整原有教学方案,再次组织学生认真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一天中午、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等表示时间和方位的关键词语,体会第三只白鹤能找到大鱼的真正原因所在,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作用就在反馈调整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