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

ID:13211094

大小:8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1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_第1页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_第2页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_第3页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_第4页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新型纺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码:01制订日期:2007.8课程名称现代纺纱技术授课周次授课班级06纺一授课时数2授课日期第45次授课地点教室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新型纺纱的特点、分类2、了解转杯纺特点、工艺流程、主要机构组成和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转杯纺纺纱原理、工艺流程难点:主要机构组成三、教学准备:授课形式:讲解、观察、分析与讨论授课地点:教室材料准备:教材、教案、参考资料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n新内容讲解:项目九新型纺纱模块一新型纺纱概述模块二转杯纺纱一、转杯纺纱概述(一)转杯纺的特点(二)转杯纺原料二、转杯纺纱机的工艺过程三、转杯纺纱机的主要部件四、转杯纺纱

2、的工艺特点n小结n布置作业五、教学后记转杯纺纱机的主要机构与作用10第九章新型纺纱模块一新型纺纱概述一、新型纺纱的特点新型纺纱与环锭纺纱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加捻与卷绕分开进行,并将新的科学技术——微电子、微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从而使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由人的行为进化到了电子监测控制。与传统的环锭纺相比,新型纺纱具有以下特点:1、产量高新型纺纱采用了新的加捻方式,加捻器转速不再像钢丝圈那样受线速度的限制,输出速度的提高可使产量成倍、成倍的增加。2、卷装大由于加捻卷绕分开进行,使卷装不受气圈形态的限制,可以直接卷绕成筒子,从而减少了因络筒次数多而造成的停车时间,使时

3、间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3、流程短新型纺纱普遍采用条子喂入,筒子输出,一般可省去粗纱,络筒两道工序,使工艺流程缩短,劳动生产率提高。4、改善了生产环境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新型纺纱机的机械化程度远比环锭细纱机高,且飞花少、噪音低,有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二、新型纺纱的分类按纺纱原理分,新型纺纱可分为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的大类。(一)自由端纺纱需经过分梳牵伸——凝聚成条——加捻——卷绕四个工艺过程,即首先将纤维条分解成单纤维,再使其凝聚于纱条的尾端,使纱条在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断开,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随加捻器回转,使纱条获得捻回,转杯纺纱,

4、涡流纺纱、摩擦纺纱等都属于自由端纺纱。(二)非自由端纺纱一般经过罗拉牵伸——加捻——卷绕三个工艺过程,即纤维条自喂入端到输出端呈连续状态,加捻器置于喂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须条施以假捻,依靠假捻的退捻力矩,使纱条通过并合或纤维头端包缠而获得真捻,或利用假捻改变纱条截面形态,通过粘合剂粘合成纱,自捻纺纱、喷气纺纱、粘合纺纱就属于这种方法。模块二转杯纺纱一、转杯纺纱概述(一)转杯纺的特点1、自由端纺纱2、加捻卷绕分开。3、产量高。(3~4倍于环锭细纱机)4、卷装大。(每支筒纱重3~5kg)5、工序短。(省去粗纱和络筒工序)6、对原料的要求低7、适纺中、低支纱(二

5、)转杯纺原料①天然纤维:棉、亚麻;②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莫代尔、天丝③合成纤维(短纤维):涤纶、腈纶;④棉纺厂再用棉:精梳落棉、清花落棉、梳棉落棉(三)适纺纱支范围:国内:10~30英支,国际:6~40英支10(四)转杯纺工艺流程①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转杯纺纱机二、转杯纺纱机的工艺过程棉条经喇叭口,由喂给罗拉和喂给板缓慢喂入,被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分梳辊分解为单根纤维状态后,经输送管道被杯内呈负压状态(风机抽吸或排气孔排气)的纺纱杯吸入,由于纺杯高速回转的离心力作用,纤维沿杯壁滑入纺杯凝聚糟凝聚成纤维须条;生头时,先将一根纱线送入引纱管口,由

6、于气流的作用,这根纱线立即被吸入杯内,纱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向凝聚糟,与凝聚须条搭接起来,引纱由引纱罗拉握持输出,贴附于凝聚须条的一端和凝聚须条一起随纺纱杯的回转,因而获得捻回。由于捻回沿轴向向凝聚糟内的须条传递,使二者连为一体,便于剥离。纱条在加捻的过程中与阻捻头摩擦产生假捻作用,使剥离点至阻捻头一段纱条上的捻回增多,有利于减少断头,引纱罗拉将纱条自纺纱杯中引出后,经卷绕罗拉卷绕成筒子。三、转杯纺纱机的主要部件—纺纱器的组成1、喂入部分(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2、分梳部分(分梳辊)3、气流与纤维输送(输送通道)4、纺纱杯(自排风、抽气式)5、阻捻

7、盘和假捻盘每一个纺纱器可纺出一根纱,故称为一个头。转杯纺纱机为双面多头结构,一般一台车为200多头。u纺纱器的组成(1)喂给部分组成:喂给喇叭口、喂给罗拉、喂给板①喂给喇叭口作用:使棉条在进入握持机构之前受到必要的整理和压缩。②喂给罗拉、喂给板作用:握持并积极向前输送纤维条。(2)分梳辊§锯齿规格:工作角、齿形、齿尖角、齿密、齿的硬度和耐磨度。①工作角:锯齿工作角大,纤维易于脱离锯齿,削弱分梳能力,影响分梳质量。相反,工作角小,纤维易于被锯齿握持而增加分梳作用。②齿形:既加强分梳而又不绕锯齿,采用负角弧背。(3)气流与纤维输送分梳辊的锯齿握持纤维经过输送管

8、时,要求锯齿上的纤维顺利地脱离锯齿,然后依靠气流使纤维伸直、定向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