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读书笔记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

ID:13319129

大小:3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2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_第1页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_第2页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_第3页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_第4页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左传,读书笔记篇一:《春秋》读书心得《春秋》读书心得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错误地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少时我对历史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中学时对历史科本上的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是一件也记不得。印象深刻的倒是初中,高中时的历史老师形象,因为,我对那些枯燥的历史名词和纪年数字充耳不闻,课堂上无所事事,就呆呆地用眼瞪着历史老师的那张嘴,一开一合,那神态在脑中就刻下了,以致到今天

2、,当其他那些曾经的老师在我记忆中渐渐淡忘的时候,对那些令我非常讨厌的历史课老师的记忆还那么深刻。我对历史性的东西渐渐起了兴趣是近后来的事,原由是我业余开始写作。一个写作者,哪怕是业余的,就必须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和丰厚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写得深刻,丰富而生动。故而,那天我在看到那本30毫米厚的《春秋左传》时还是情不自禁地翻阅起来。但那些古典文字读起来总是非常吃力,所以,我对诸如《二十四史》、《史记》、《唐书》之类的史书典籍还是“敬而远之”以待。许是年岁的增长,也或是随着人世阅历的丰富,心绪归于宁静,总之,读史的

3、愿望更加强烈起来。也恰好这部《春秋左传》是普及传统文化书系“智品阁”中的一本,这个书系的好处就在于他通过注释、今译结合在一起,就如这部《春秋左传》,它将《春秋》原经,和《春秋左传》及译文,注释对照在一起,读起来非常方便,手边配一本《古汉语词典》,就能全部弄懂理解了。《春秋》是孔子编撰的,记录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76年)鲁国的历史,以及围绕鲁国所发生的一些事件。《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果没有注释将无法读懂,像《元年经》:“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4、。。。。。。。”颇像现在《志》书的纪年条目。所以,就出现了不少注释《春秋》的书,流传到今的主要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像《春秋左传》不仅对元经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作了详细的交待,还把那些《春秋》元经中那些没有记载的重要历史事件作了记录,点评,也就是今人写作的议论。并说明《春秋》没有记载的原因,我细细分析,不外乎下面几点:一是不是王统认可的不记;二是,非王授命的不记,如“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这里不书载的原因就是非鲁隐公授命的行动。

5、三就是不合正义的道统的。可见,孔子的皇统、道统思想之深重。虽然阅读才刚刚开始,但已从中觉出不小的妙处和见识、感悟,我有一想法,就是边读边记,把那些阅读中认为有益于后世的事情记录下来,不为传教,只为自得其乐。篇二:诗经学习笔记《诗经》1.诗经的来源①采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班固《汉书》)“男女有怨恨,想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②献诗说“天

6、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国语。召公》)“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③删诗说(有待考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有三百五篇。”(《东汉。王充。论衡。正说》)成形来自官方力量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无法了解风雅颂在各自

7、音乐上的特色了。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计160篇。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计105篇。雅即正,是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计40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

8、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3.诗经的功用诗三百从汉武帝时期改为诗经乐歌各地典礼一部分娱乐表达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贵族教育的文化教育,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须得文化素养,这种教育有美化语言的作用,“赋《诗》言志”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