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

ID:1344099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0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_第1页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_第2页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_第3页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_第4页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勾线与白描1、白描在图画纸上起好稿子以后,我们用熟宣纸过稿。过稿子用铅笔(2B)轻描,然后用毛笔勾线,最后用橡皮擦去铅笔线。完成的画稿就是白描稿。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用墨线钩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如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所作人物,扫却粉黛,淡毫轻墨,遒劲圆转,超然绝俗,推为白描高手。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宋元间画家并有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2、传统

2、的毛笔执笔方法很多初学者根本没用过毛笔,在这里我先说一下传统的毛笔执笔方法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笔管以正直为原则。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如果你感觉传统的执笔方式太困难,你也可以象拿圆珠笔那样拿。但是我们工笔花鸟画的勾线用笔基本都是中锋,象拿圆珠笔那样拿笔,画中锋线条更吃力。3、勾勒花卉用笔要点要点一、死笔挫腕运肘运肩勾勒花卉,宜用细而尖硬的红毛笔

3、或紫毫描笔,用中锋画出的线才圆而有力,粗细自如;倘若笔杆歪斜就会出现侧锋,粗细不能自由控制,画出线条也扁而不圆。拿笔要指实掌虚,拿住笔不可转动,叫“死笔”,用中锋一定要“挫腕”,就是腕子扬起来笔才能垂直于纸面。勾线时要端坐,平心静气,把纸铺平压牢;运笔时不可运指,要用手腕扶纸面,短线运肘,长线运肩,即以肘或肩为圆心,以臂为半径,可以画得所想画的长短线条,这一方法叫做“死笔挫腕运肘运肩”。以上是俞致贞前辈的用笔口诀。有些画家教初学者上来就要求,用笔要悬腕,出笔能八个方向。我学书法,尤其是写小楷8年,也做不到悬腕所画线条全部平直光滑。我认为腕子虚贴纸面就可以了,实在不行也可以用左手

4、架在右手下面。短线条用左手架在右手下面画,长线条腕子虚贴纸面以肘为圆心摆动前臂,能够左右方向画30厘米以内的线条比较平直流畅就可以了。上下的线条以肩为中心,拉动整个胳膊运笔,中间死笔挫腕一定不能忘。要点二、注意呼吸在画线条的时候,尤其是长线条,呼吸很重要。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勾一条长线的过程中要屏住呼吸,否则线条就会断“气”,我们可以自己体会一下。要点三、动纸动人,顺锋走笔。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能画出比较平直的线条。我们出笔不能八个方向自由画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就要小画动纸、大画动人。1米以内的调整纸的方向,四尺、六尺的大画就人围着桌子绕。把要画的线条调整到我们最

5、舒服的方向,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向画出来。有些人,尤其是大画家可能认为我是误人子弟。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画工笔的朋友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成为画家,只是爱好而已。只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简单的办法,画出来自己比较满意的线条就可以了。至于线条的灵动、虚实、微妙变化,是以后要研究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很多人,画的线条是断断续续,忽粗忽细,平直流畅是我们追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你悬腕练的手都疼了,线条也没有进步。就会慢慢的失去画画的乐趣,这才是最要命的。这也是很多喜欢工笔却不敢画工笔的朋友最怕的。为什么很多人愿意画写意画,他们不喜欢工笔画吗?不是的,关键是他们认为工笔画太

6、难了。实际上写意是入门容易画好难,难在精神上,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写意出来的东西怎么看怎么象小孩涂鸦。工笔画是入门难画好不难,难在坚持上,一幅画要画几十个小时,你受不了那就完了,别人画一到三次就能把颜色画正,我们可以薄染六到九遍,最后也很好看,只要你有耐心最后的效果差不多。线条的基础笔法我就说到这里,关键大家要多练习,有了方法,熟就能生巧了。4、线条的类型我们古人画的线条有十八描之说。十八描是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一、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二、琴弦描(略粗些);三、铁线描(又粗些);四、行云

7、流水描;五、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六、钉头鼠尾;七、混描;八、撅头丁(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九、曹衣描(有两说,一指曹仲达用之,一指曹不兴用之);十、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用之);十一、橄榄描(颜辉用之);十二、枣核描(尖的大笔);十三、柳叶描(吴道子用之);十四、竹叶描;十五、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十六、减笔(马远、梁楷用之);十七、柴笔描(另一种粗大减笔);十八、蚯蚓描。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上述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