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练习教案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

ID:13443966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_第1页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_第2页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_第3页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_第4页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练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NO:  主备人:云美马从用案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课题《项脊轩志》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课文知识,并积极拓展,学会灵活运用。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认识归有光其他写人短文选材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练习反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个案补充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渗漉(lù)     老妪(ōu)    珊珊可爱(shān) B.修葺(qì)     栏楯(dùn)   万籁有声(lài) C.先妣(pǐ)     阖门(hé)    冥然兀坐(wù) D.垣

2、墙(yuán)   偃仰(yǎn)   呱呱而泣(gū)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太像)3、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

3、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执此以朝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6、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C.日过午已昏  

4、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5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

5、,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寒花葬志归有光婢,魏孺人②媵③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邱。事我而不卒

6、,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④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注】①本文是作者忆念亡妻和女婢所作。寒花,女婢名。②魏孺人:作者前妻。孺人,女子的封号,明时七品封孺人。③媵:陪嫁的女婢。④:音ruò,烧。9、解释加点词词义:  (1) 事我而不卒()(2)曳深绿布裳()10、翻译下列句子:(1)一日,天寒,④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2)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5三、阅读下面文

7、字,完成各题。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②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外祖与其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引纑④,灯光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⑤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

8、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⑥。遇僮奴有恩,虽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