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

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

ID:13466044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_第1页
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_第2页
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_第3页
资源描述:

《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土地流转政策的利与弊邢婉地理科学1256408067一、土地流转概念土地流转,就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和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2008年10月19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将“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改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

2、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土地流转的有利方面1、让土地变资本;土地流转后会有更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补偿。对于另一部分留在农村的人,则可通过转包、租贯和土地承包权入股等方式取得收入。2、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通过土地流转,为大规模的收购和利用土地提供可能,让土地集中于耕作能手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手中。土地的集中便可采用现代化的耕作技术,摆脱小农经济。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最终达到土地生

3、产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解放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剩余劳动力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获得较稳定收入的同时可以城镇发展。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不仅活化了生产要素,沟通了城乡联系,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还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三、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法律规定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土地所有权不明晰;我国农村的土地产权主体或其代理人模糊不清,使得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被虚化,进而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要求。首先是农村土地的权属边界比较模糊。法

4、律规定,目前农村的土地归社区“集体”所有,社区的居民按户承包土地,土地的经营权可以自由流转。其中,土地归“集体”所有的主体对象或其代理人往往不太明确,现实情况是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党支部等都有可能成为土地的所有权主体,这就容易造成土地权属边界的模糊,从而产生权利的纷争其次,即使认为土地归“集体”所有的表述对于土地权属边界的规定是明确的,土地的权益边界也会由于地方政府、社区集体组织、村民小组甚至是地方家族势力等方面的影响而变得模糊,而土地权属边界的模糊往往又成为各方主体争夺利益的借口。1、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由

5、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与土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等原因,导致土地使用权不稳定,并且在事实上破坏了有效农业投入和积累机制的形成。2、政策规定的不完善;土地的初次分配由社区成员身份决定的规定,使得农民一旦选择离开农村社区进入城市定居,就会永久丧失一切土地权利。法律还规定农民不能长时间荒弃土地,这也违背了农民根据市场情况作出是否耕作的选择权力。这些政策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财产权的完整性。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能覆盖所有的农村地区,无法为那些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散户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因此,当土地流转的费用(租金)低于农户的预

6、期时,深受“土地是养老保障”这一传统观念影响的农户,尤其是普通的小规模经营散户,就有可能放弃土地流转的计划。3、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除了土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以外,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率。一方面,目前流入土地户主要以散户为主,在适应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也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前的土地流转方式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调查显示80%以上的土地流转都发生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之间,他们往往由于土地经营效益低、太辛苦以及长期

7、在外工作等被动的原因,自发地将土地流转给还未面临相同问题的亲戚、朋友或邻居。由此可见,目前流入土地户主要以散户为主。这种“散户—散户”的自发性土地流转速度慢、规模小,不同于以规模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将大量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给大户的流转方式。很显然,散户间的自发性土地流转在适应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无序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的要求。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的高效与准确提供不仅对推进土地流转意义十分重大,而且本身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散户之间的土地自发性流转无法实现土地大规模、高效率

8、地聚集,需要寻求“散户—大户”的土地流转路径。分散经营的农户不可能为了出租或转让几亩土地而主动寻找需要土地的陌生的大户,而大户对土地的需求数量通常比较大且要求连接成片,因此他们也不可能主动与每个农户进行谈判。由于散户和大户之间在生产经营规模、效益和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者的土地需求与供给信息很容易出现不对称,由此会引发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