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

ID:13490060

大小:3.49 MB

页数:140页

时间:2018-07-22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_第1页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_第2页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_第3页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_第4页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闽江学院西经(微观部分)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导论二、选择题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A.必须做出选择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D.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4、稀缺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A.人贪得无厌B.各种物品的存量太少C.技术不发达D.都对5、稀缺现象导致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是(B)A.饥饿问题B.分配问题C.压

2、迫D.失业6、经济学可定义为(C)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7、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A、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B、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D、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9、微观经济学研究(D)A.消费者的选择B.生产者的选择C.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化D.都对10、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A)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11、宏观经济学要

3、解决的问题是:(D)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1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A失业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13、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映了(B)。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B.成本递增规律;C.存在政策干预;D.失业率高。14、机会成本是指(C)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B.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15、下列

4、两种陈述中,(B)属于实证分析。A.汽油配给制不应实行,否则将阻碍汽油市场的竞争;B.汽油配给制是一项使更多人失大于得的政策;C.要辩证地看待汽油配给制;D.应该取消汽油配给制16、下列哪一项是实证方法的例子?(A)A.低利率会刺激投资B.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C.现在的存款利率太低D.税收太高1、实证经济学研究(A)A.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B.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C.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D.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三判断题1.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末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T】2.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T】3

5、.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F】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F】5.技术进步将彻底消除稀缺现象。【F】6.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稀缺现象。【T】7.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T】8.经济学家的效率标准是国库收入最大化。【F】9.当生产力充分发达了,三个基本问题就不存在了。【F】10.“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而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F】11.自由物品(freegood)就是不要钱随便拿的物品。【F】12.经济物品是就是需要节约使用的物品。【T】13.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

6、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T】14.理性行为就是自私自利行为。F15.经济人是指以经济规律办事的人。F1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围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F】17.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F】18.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T】19.微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问题。【F】20.宏观经济研究污染治理问题。【F】21.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体系。【T】22.计划经济是一个集中决策机制。【T】23.当某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T】24.“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7、这一说法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F】25.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F】26.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F】27.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T】28.规范经济学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号召性的。【T】29.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T】30.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F】31.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较为静态的分析。【F】32.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T】33.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