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ID:13533226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的思考目录1前言………………………………………………………………………………21.1概念界定……………………………………………………………………22结果与分析……………………………………………………………………22.1国家形象与文化资本……………………………………………………32.2模糊不清的“中国”形象……………………………………………32.3重塑中国形象的良机……………………………………………………32.4世博会:国家形象的舞台……………………………………………43结论………………………………………………………………………………43.1上海世博会的中国文化展示再

2、一次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43.2辩证看待中国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状况:有成就也有遗憾………53.3向外国学习如何建设场馆和布置展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63.4中国文化如何面对下一次世博会:既是机遇………………………63.5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是长期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4参考文献………………………………………………………………………76对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的思考【摘要】本文采取文献法、走访法等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的资料和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对上海世博会进行实地考查,参观和考察了大多数热门展馆,并进行了一些

3、专访,偏于让世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关键词】中国文化;上海世博会;文化多样性1前言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根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个遥远的模糊不清并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上海世博会是和平、友谊的文化盛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舞台。中国文化在其间大放异彩,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文化的“嘉年华”。中国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鲜亮登场,不应成为“一时之盛”而应成为“永恒之光”,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总结已有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成为厚实

4、的根基。1.1概念界定国家形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国际交往活动中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及其公众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国家之间在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的形成产生影响。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平程度、国家竞争力、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外交表现都对该国国际形象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名片”,它的定位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利益关系。因此,在当代社会各国都把提升国际形象作为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追求。2结果与分析2.1国家形象与文化资本在国家

5、形象的构建中,文化无疑是日益重要的核心要件,而美国则是文化形象构建的最大的成功者。2001年美国的一项“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项目研究报告认为,“6美国文化是美国智慧和创造精神积聚而成的一种资本。这种特殊的资本既是人类成就和历史的宝藏,也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源泉。美国文化资本在当今全球知识性经济社会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社会资源,对于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寻求保存各自的民族特性和达成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正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回望中国,一个半世纪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向西方学习,一个半世纪的中国文化史,是一部西风东渐的历史。100多年来,无数中国的有识之士,先烈、先辈、伟大的前驱者,从魏源、

6、梁启超到鲁迅都是向西方寻求中华复兴的思想动力;从孙中山到陈独秀都是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与道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根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个遥远的模糊不清并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2.2模糊不清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原则,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创造了连续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通过对外开放和全面融八国际社会,中国逐渐建立起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的国际形象不断向着成熟、理性的方向提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

7、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中国举办世博会,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全面认可。日益开放、日益强大的中国以更为宽广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但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仍然是想象多于实际。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鼓噪“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人看来,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野心勃勃的大国,其目标是主宰亚洲”。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媒体中,来自经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