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

ID:13575763

大小:8.16 M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07-23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_第1页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_第2页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_第3页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_第4页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利油田注水调查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注水大调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5年4月目录第一部分注水油田开发状况························一、油田开发概况二、油田注水开发状况三.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取得的成果与典型经验四、油田主要注水开发矛盾及下步治理方向第二部分油田注水地面工程状况调查······················一、水质与水处理工艺状况评价及潜力分析二、注水地面工程与系统效能状况评价及潜力分析第三部分注水井生产技术及作业措施状况调查················一、注水井生产技术状况评价及潜力分析二、分注井配套工艺技术状况评价及潜力分析三、注水井作业状况评价及

2、潜力分析第四部分油田注水管理与注水费用状况调查··················一、注水管理状况评价及潜力分析二、注水状况费用状况及潜力分析第五部分注水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典型经验····················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推广应用的先进工艺技术二、在管理方面采取的好的办法、措施、制度三、在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好的做法、成果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四、2004年开展降低无效注水活动中好的做法、成果及取得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下一步工作方向··································一、加大水质改造力度,强化水

3、质管理,提高水质达标效率二、开展注水系统效能综合治理,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三、针对目前水井状况,加强注水井维护、大修、调剖等治理措施的实施力度,提高注水效果。四、搞好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的配套,提高分注层段合格率五、加强对老化、腐蚀严重的设备、管线的改造维修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六、建立健全注水工程系统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第七部分2005年及“十一五”期间注水工作目标和工作安排···一、工作目标二、2005年及“十一五”期间注水系统重点工作安排第一部分注水油田开发状况胜利油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是全国第二大油田,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体部位在东营市境内的

4、黄河入海口两侧,地跨山东省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按地质区域划分,山东省境内勘探和开发的沉积盆地分属于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约6.1×104km2,其中济阳坳陷和浅海地区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已探明储量占油田累积探明储量的99.6%,济阳坳陷主要包括东营、惠民、沾化和车镇四个凹陷。一、油田开发概况(一)油田基本情况胜利油区的含油层系分布广泛,从新生界的上第三系馆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到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的前震旦系等均有发育,其中馆陶组、沙河街组沙二段、沙三段等三套层系是全油田的主

5、要含油层系,探明储量占全油田的71.9%(32.53×108t)。1、馆陶组探明储量13.62×108t,占总储量的30.11%,动用储量11.39×108t,占30.68%,主要分布在孤岛、孤东、埕东等大油田。其主要地质特点为:①主要油藏均为简单的大型披覆构造油藏;②油藏埋深较浅,深度一般为1200-1400m;③储层沉积特征属正韵律河流相沉积;④储层物性好,渗透率高,储层渗透率一般为1300-2500×10-3um2,胶结疏松,易出砂;⑤原油为普通稠油,地面原油密度0.935-0.99g/cm3,地下粘度60-120mPa.s。2、沙河街组沙二段探明储量10.47

6、×108t,占总储量的23.14%,动用储量10.15×108t,占27.34%,主要2分布在东辛、永安、现河庄、利津等油田。其主要地质特点为:①断层发育,断块多且小(胜坨油田除外),多为复杂断块油藏;②含油井段长,纵向上油层多。如东辛油田辛47断块含油井段110m,砂层组15个,含油小层76个;③油藏埋深为中等深度,埋藏深度一般为1900-2400m;④储层沉积特征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沙二段上部主要为河流相或三角洲平原的正韵律沉积,下部为三角洲前缘反韵律沉积;⑤储层物性较好,以中高渗透为主,层间差异大。储层的空气渗透率一般为1000-5000×10-3um2;层间

7、渗透率级差可达2-10倍;⑥原油性质差异大,地面原油密度0.87-0.96g/cm3,地下原油粘度一般为5-36mPa.s,地面原油粘度为28-2400mPa.s。3、沙河街组沙三段探明储量8.44×108t,占总储量的18.66%,动用储量6.74×108t,占18.16%。主要分布在渤南、牛庄、梁家楼、五号桩等油田。其主要地质特点为:①油藏多为构造岩性油藏或岩性油藏;②大部分油藏埋藏较深,一般在2500-3500m;③储层沉积以半深湖-深湖高密度重力流沉积为主;④储层物性差别较大,主要为中低渗透油藏;⑤原油物性较好,以稀油为主,地下粘度一般小于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