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

ID:13648494

大小:1.3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3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_第1页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_第2页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_第3页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_第4页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塑料模具设计规范一:材料规格选取:1.模仁材料:1.1.产品为高亮面,模仁中有斜销、滑块等结构,产品表面需咬花,采用STAVAXS136,热处理硬度45~52HRC1.2.产品为亮面,且加工中需要放电结构较多,采用日本大同NAK80,硬度为HB370~4001.3.对于快速模具,模仁材料通常选用P20,对于有亮面要求的选用国产NAK80即可2.模仁尺寸:1.1厂内常用规格为有两种:120mm*160mm,对应模架规格为2025(A=50,B=90),模腔深度为:24.5mm;150mm*210mm,对应模架规

2、格为2530(A=50,B=90),模腔深度为:24.5mm;150mm*250mm,对应模架规格为2535(A=50,B=90),模腔深度为:24.5mm;如需特殊规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1.2规格选用:模仁边缘距产品(包含骨架)尺寸需大于25mm;模仁厚度T与产品区深度H,T≧2H。二.骨架设计规范1.后制程有喷涂制程的设计要点1.1.key外形尺寸调整:喷涂镭雕KEY的表面必须预留喷涂厚度,一般喷每涂XY方向单边预留0.01mm(总预留0.02mm),Z方向预留0.015mm,(客户有特殊要求除外)。3D

3、绘图时直接扣除,后续放电加工直接按图面加工到位即可!1.2.key间距及堆列柱位置定义.Key与key之间的间距需要大于key高度.堆列柱与key之间的间距需要大于堆列柱的高度.1.3.若产品表面喷涂为高亮要求,产品顶面与侧边交界处需要作不等圆角.为(1.5~1.2)*0.4mm,顶面为1.5~1.2mm,侧边为0.4mm.丰岛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塑料模具设计规范2.后制程有印刷制程的设计要点2.1.不可有任何凸出物高于印刷面,防止凸出物刮伤网板,3.确定进(出)胶方式:  按键类产品须有进胶口和出胶口,其方式主

4、要有直接进(出)胶和搭接进(出)胶两种,进胶方式决定于产品结构:①,产品侧边允许有毛边,或者产品周边有裙边,通常采用直接进胶.②,产品侧边不允许有毛边,且无裙边的产品通常采用搭接进胶.C.进(出)胶位置及数量:①按键类产品如果进(出)胶选择在长边,长边尺寸小于14mm,尽量做1个进胶1个出胶的方式;(进出胶需错位)长边尺寸大于14mm,可采用1个进胶2个出胶的方式;②按键类产品如果进(出)胶选择在短边,采用1个进胶1个出胶的方式即可.(进出胶无需错位)③对于圆环型产品需要做1进3出,分别均匀分布在产品四周.丰

5、岛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塑料模具设计规范D.进(出)胶口尺寸:㈠对于直接进出胶:进(出)胶口宽度尺寸设计,视KEY的形状而定,通常进胶比出胶口大0.5~1.0mm。进(出)胶宽度不能小于1.5mm,并且以0.5mm递加,进出胶处必须放置直径1.5mm以上的顶针,防止顶出变形及断KEY。进(出)胶处厚度0.30mm~0.50mm,进胶长度为0.6mm,出胶长度为0.8mm。㈡.对于搭接进胶:  ①.先做一个0.15mm高的矩形后再做斜面作搭接。斜面角度为30∘。  ②.搭接深度:即从KEY边缘算起搭接进来的距离,一般

6、做到0.20mm  ③.搭接斜面后段厚度不能大于1.20mm,背面再做一斜面加强,斜面边距离KEY边缘不能小于0.60mm。  ④.搭接宽度为1.8~1.2mm。E.骨架外形与KEY间距㈠.进出胶位置及尺寸确定后,测量KEY之间的间距。KEY间距及KEY到骨架的距离以KEY高的2倍计算。  ㈡.确定KEY间距后,绘制出最大外形,确定出中心,考虑一骨架几穴,再作整数的平移。F.骨架截面尺寸:㈠.骨架截面宽度:①.外围大骨架截面宽度:考虑骨架的强度,宽度统一为2.5MM,拔模必须采用减胶拔模,保证最大处是2.5m

7、m。②.内围小骨架截面宽度:常用有三种规格,1.5MM,2.0MM,2.5MM,最大不超过3.0MM.㈡.骨架截面厚度:①.外围大骨架截面厚度为2.0MM,当骨架总长尺寸超过100MM丰岛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塑料模具设计规范时,加厚到2.5MM。②.内围小骨架截面厚度:入胶处骨架截面厚度为1.5~2mm.f.进出入胶挡料与骨架挡料规格骨架档料截面,挡料处厚度0.5MM.除去档料后骨架宽度必须不小于1.0MM,利于程序加工,能用直径1.0MM的刀加工。长度5.0~8.0mm。g.骨架堆栈柱脚设计为防止粘母模,柱脚的

8、迭孔必须做在公模,迭柱做在母模侧。柱子的高度必须比孔的深度低0.5mm。柱子做直径2.0mm高度2.0mm加胶拔模,孔做2.5mm高度2.5mm减胶拔模,公模侧堆叠柱至少做到4.0mm,方便喷涂时挂住喷涂网板。堆叠柱至少一个要做防呆h.支撑小柱子  当骨架太大时需加支撑小柱子,支撑小柱子必须做在公模一侧,高度与柱脚高度一样。防止包扎时整个骨架中间凹陷。I.整个骨架完成后必须把两个骨架迭在一起执行组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