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

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

ID:13657492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_第1页
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_第2页
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_第3页
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识字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一些研究和调查表明,小学生要识2000左右的字,才能比较顺畅、自由地大量阅读,进而通过阅读主动认识和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可见,识字教学直接关系显示后续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一年级上学期已识近350个字,下学期再识440个字,合计800个字左右。二年级再学习1000个字,才达到2000左右个字。这样,小学生识字量非常大,教师的识字教学任务也就非常繁重。在识字教学方面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个体差异,从小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有所表现。多数显示识字量不断扩大,识字能力迅速提高,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下

2、简?"学困生"),连最基本的识字要求都难以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比较复杂。我们实验区的教师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就注意到这个完成识字教学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在识字教学实验工作中,对差异现象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一、在课堂上注意分层指导1.课堂提问法:学困生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不敢主动举手,怕回答不上来。因此教师在学习字词时,对简单的好认的字,可请学困生回答;对稍难的字,可先请优秀生作示范性回答,然后再请学困生作模仿性回答,也可以由教师提示,师生合作说出正确答案,使他们有机会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并从中获得参与及成功的情感体验。2.质疑问难法:

3、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既不懂也不问,不问则更不懂,于是学习越来越困难。教师要主动启发学困生提出不认识的字,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如果他们提不出来,教师可以采用"反质疑"的方法加以启发:"你没有问题,那么老师来问这个字怎么读?"以促进他们积极动脑,主动质疑。如果学困生能主动提出一个问题,就给予鼓励,以逐步养成有困难主动求助的习惯。3.即时反馈法:学困生往往是由逐节课的知识缺陷积累而成的。因此,在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让学困生有当众表演读生字卡、朗读课文、默写等机会,并即时反馈。成功给予热情鼓励,有错时给予及时纠正,不让知识缺陷延续积累。4.巡视指导法:教师在课堂巡视时,有意识对

4、学困生进行重点辅导。他们独立作业时,站在他们身边进行适当点拨或把他们叫到讲台前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个别辅导机会。4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关注学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一直难以实现,其原因是班额过大,教师精力有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在这方面,山东广饶花观中心小学雒红英老师有所探索。她所教的学生,全部是农民子弟,学生间有较大的差异。她把学生间的差异,作为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先把学生按异质分组,然后培训小组长,让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子。在小组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动,实现共同发展。由于同学都是同龄人,是一起游戏的小

5、伙伴,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就连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有开口的机会。这时教师关注的是小组活动是否真正动起来,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是否通过生生互动,有所发展。然后重点帮助仍有困难的学生。三、作业分层次选作,发展特长布置作业时要做到让学习好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让中等生跳一跳摸得着,让学困生巩固基础建立自信心。长沙市开福区东风小学罗湘其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她让作业充满鲜活的个性,在布置作业时,改变了过去那种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的模式,注意学生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使作业形式多样化。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有了选择余地,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根据实验教师们的实践经验,对学困生优先面批,是进

6、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面批时不仅要注重作业的结果,更注重思维的过程;发现他们的作业有错误,先不打错号,而是面对面地点拨思路,让学生一次次地自行纠正,直到对了以后再打对号。这样,学困生对做作业便产生了一种"我也行"、"我也能做对"的情感体验,乐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成功。四、建立学生成长袋贵阳市南明区小学王宾阳老师在实验工作中发现,对学生个案追踪研究,可以使教师向专业化更进一步。她给优生及学困生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建立成长袋,研究学优生为什么不仅识字能力强,而且多方面也都表现不错;学困生不仅识字能力差,相关方面能力也都差。此项研究正在进行中。她还认为,让学困生哪差补哪,陷入

7、反复读写、大量抄写的境地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智力水平本来相差不是很大,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是极少数。在智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出现较大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她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制定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系列要求,并且采取各种方法具体落实,使学生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5名学困生也有很大的进步。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学案例大学路小学林琳4《春天的手》这首儿歌,通过拟人的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