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实验讲义(2012)

eda实验讲义(2012)

ID:13769773

大小:3.62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7-24

eda实验讲义(2012)_第1页
eda实验讲义(2012)_第2页
eda实验讲义(2012)_第3页
eda实验讲义(2012)_第4页
eda实验讲义(2012)_第5页
资源描述:

《eda实验讲义(20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EDA实验讲义班级:10(3)(4)(5)(11)(12)李俊生2012.3目录实验一:Multisim2001基本操作实验二:Multisim2001模拟电路应用实验三:Multisim2001数字电路应用实验四:Protel2004基本操作实验五:简单原理图的设计实验六:层次原理图的设计实验七:简单PCB的设计实验八:综合设计实验一Multisim2001基本操作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设置设计界面;2.学会创建电路、选取仪器、放置文本、处理标题;3.熟悉电路仿真和分析的方法。二、实验仪器电脑一台及其仿真

2、软件三、实验原理通过简单实例,按照电路仿真的基本步骤,详细地介绍Multisim2001的基本操作应用,包括电路的创建、编辑与修改、文字的编辑、仿真分析和报告的输出等。实例如图1-1所示是一方波倍频器电路,其输入为方波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2.5V,占空比为50%。要求仿真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并观察调整R2与输出信号占空比变化情况。2图1-1方波倍频器电路注意:本书受绘图软件的限制,图中有些单位不规范,如ohm应该为,uF应该为等,读者在学习使用时请注意。通过以上步骤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如图1-15所

3、示,现在最好将其保存,以备后续使用。保存的方法是点选File/Save菜单项,或者点选File/SaveAs...菜单项。具体操作时可建立项目文件夹,将相关电路保存在同一个项目文件夹中,这样方便电路的查找和使用。其中文件名可使用汉字或者其他有意义的字母等符号。2图1-15方波倍频器仿真电路电路仿真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本实例要求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并观察其占空比,因此可通过两个方法实现,一个是启动瞬态分析,另一个是直接利用示波器。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方法。1.选择

4、并启动瞬态分析点选Simulate/Analyses/TransientAnalysis…菜单项,弹出如图1-16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包含AnalysisParameters(分析参数)、OutputVariables(输出变量)、MiscellaneousOptions(杂项)、Summary(摘要)等标签页。详细说明参看后续有关章节内容。图1-16瞬态分析设置对话框例中AnalysisParameters页设定如图1-16所示,StartTime为0,EndTime为3ms。OutputVaria

5、bles页设置如图1-17所示,所要测试的节点变量为1和7,其中1对应的为输入端、7对应的是输出端,其他选项默认。设定后单击Simulate按钮,启动瞬态分析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系统自动打开AnalysisGraphs窗口。结果如图6-18所示。图1-17OutputVariables页设置从仿真结果看,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50%,而输出信号频率是2kHz,占空比约为40%,实现了二倍频。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瞬态分析方法,观察电位器的调节对结果的影响是不方便的,因此最好使用示波器观察仿真结果

6、。2.使用示波器首先单击开关按钮,或者按快捷键F5启动仿真,系统自动对电路进行仿真运算,然后打开示波器,就可以观察到信号波形。双击示波器,打开如图1-19所示的示波器面板,为观察方便,当波形显示已经满屏后,单击“暂停”按钮,或者再次按快捷键F5,暂停仿真。移动游标,测量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方波持续时间,可得到其占空比分别为50%和40%,且输出为二倍频。图1-18AnalysisGraphs窗口图1-19示波器面板显示调节电位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按“A”键,电位器阻值增加,占空比减小。按“a”键,电位器阻

7、值减小,占空比增大输出方波如图1-20、图1-21所示。仿真结果分析表示,该电路能够实现二倍频方波输出,通过调节电位器,可以控制输出方波的占空比。图1-20按“A”键的结果图1-21按“a”键的结果四、实验内容1、练习设置界面、创建电路、放置文本、处理标题等。2、创建此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WORd文件名保存为:实验一+学号+姓名;五、思考题分析其电位器阻值减小和增大时候,占空比方波输出显示怎样?实验二Multisim2001模拟电路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直流工作点分析(DCOperatingPointA

8、nalysis)、交流分析(ACAnalysis)、瞬态分析(TransientAnalysis)、傅里叶分析(FourierAnalysis)、噪声分析(NoiseAnalysis)、失真分析(DistortionAnalysis)和直流扫描分析(DCSweepAnalysis)等。高级分析方法包括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FunctionAnalysis)、极零点分析(PoleZeroA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