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ID:13774363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_第1页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_第2页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把握内涵,把握胜利——材料作文审题指导浦东外国语学校岳化宇知识要点:1、审题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2、审题就是要快速准确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材料的隐含信息,结合不同类型材料总结审题要领。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时:一课时一.导入:进入高三,占语文成绩半壁江山的作文写作越发显得重要,而材料作文更是给同学们带上了有形的镣铐,文章是否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审题不清

2、,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离题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拿不到高分,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二.先来看两个练习材料示例一一匹小马要过河,它不知河的深浅。老牛对它说,河很浅,只过膝盖;松鼠对它说,河很深要淹过头。小马犹豫了,回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去试一试。小马试后,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可能有的思路是:遇到困难要作调查研究。/不可轻信别人的话。/凡事要注重实践。/老马的教育方法好。但这些立意都没从整体上考虑材料,也没把材料用足,

3、因为老牛和松鼠的话都所言非虚。因此本则材料最好的角度是真理是相对的,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的话,即使说的是事实,也会有很大的片面性。材料示例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分析:这两棵树苗,本是“性相近”的,但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便逐渐“

4、习相远”了。材料的关键词是“材质优良”,经过人的努力,变成“盆中精品”“建筑的栋梁”。可以看出材料明显是赞同双方的做法的,因此可得出观点——材质相同,不同方法,造就不同人才;或者“物尽其用,各得其宜”;但由于《病梅馆记》的影响,学生看到“左缠右绕”就会不假思索地联想到对人才的摧残;这显然偏离题意。也有同学可能会从“树”的角度立意——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但这不是最好的角度。三.材料作文的特点1.材料作文的特点:给材料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今天我们仅讨论文字材料作文。这种题

5、型的特点:3一是全面考察学生能力。材料作文要求读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事先准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客观性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题型之一。四.问题探讨:如何准确把握材料蕴含的深意?(一)审清题意1.提炼中心,整体把

6、握(寓言类的材料)2.明确褒贬,找准命意3.理清要点、多向辐射。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分析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事件及关系,结合要求进行评说。(事实类)材料示例3。瑞典男孩莫尔8岁生日那天,学校允许他在班上分发自己”生日派对”的邀请函,有两个同学没有发到.校方认为莫尔这样做有歧视同学之嫌,于是以维护同学权益为由,没收了他发出的全部邀请函,莫尔的父亲认为,孩子有权利选

7、择向谁发出邀请,学校无权干涉;况且那两个同学,一个过去没有邀请莫尔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另一个则经常欺负莫尔.此事在瑞典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大讨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010浦东一模)这是一个生活型材料,有关个人维权,有关人际关系,有关教育,有关做人,有关换位思考,有关位置和立场,有关个人权利和群体公平……以下提供的各种角度,都需要切合材料的整体意味,绝不能断章取义,游离于整个材料之外。个人——莫尔(同学矛盾如何处理)(1)和谐、宽容(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群体——学校(1

8、)正确,在大庭广众下遭到同学的“歧视”,会使那两个孩子心理受挫。人都应该拥有做人的尊严,一切歧视性的言行都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2)错,生硬粗暴的教育,干涉学生的自由。家庭(1)正确,维护公民自由权,哪怕是儿童的公民自由权亦不能被随意侵犯。(2)错。应该引导孩子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社会——瑞典(1)一个儿童的自由会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这样的“较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对待孩子,要像大人一样,去尊重他,而不是随意“塑造”他,给孩子自由,远比给他约束好,孩子需要一片自由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