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ID:1380332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_第1页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_第2页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_第3页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_第4页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特征研究  根据安徽省2011—2014年统计年鉴中关于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的数据,可以发现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和储蓄现状如下。1、农村居民收入增加2010—2013年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别是元、元、元、元[1],较上一年分别增长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低2010—2013年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分别是元、元、元、元[

2、1],分别较上一年增长%、%、%、%,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不稳定,总体增长水平偏低。3、农村居民储蓄倾向高2010—2013年农村居民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剩余收入分别是元、元、元、元[1],除2011年下降了%,其他年份分别较上一年增长%、%、%。由此可见,安徽省农村居民储蓄意愿较高,且高于消费倾向。  1、消费特征  生存型消费特征突出。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在不断下降,且自2009年以后恩格尔系数已降到40%以下,已达到富裕,但恩格尔系数的测量方法并不准确。很多农村居民自己种植粮食蔬菜,饲养家禽

3、,极少需要食品支出。因此,以恩格尔系数作为测量贫困的标准并不精确。2010—2013年,安徽农村居民消费中衣食住消费分别占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总额的%、%、%、%[1],安徽省农村居民的衣食住消费平均占消费总额的%。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居民衣食住消费占消费总额的很大一部分,生存型消费特征明显,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刚性”增长的趋势。边际消费倾向较低。2011—2013年,安徽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平均值为%;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平均值为%[1]。虽然

4、国家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刺激消费,但在农村地区的效果并不明显,难以打开农村消费市场,安徽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2、储蓄特征  “选择性贫困”储蓄特征明显。李实和JohnKnight教授曾提出过“选择性贫困”的概念,即有一部分人口,他们的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却低于贫困线[2]。“选择性贫困”人口更倾向将当期收入储蓄起来,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风险。我国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他们对未来的

5、收入预期低于当期收入,对未来的消费预期却高于当期消费。他们为将来可能面对的子女教育费用、购房、医疗保健、养老等可能的支出进行预防性储蓄,使得很多农村居民收入远高于贫困线,消费却依旧停留在贫困线之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贫困”储蓄的特点。另外,由于对金融理财产品的不了解,只有极少数农村居民购买过国债等投资理财产品。笔者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样本数为96的小样本调查,调查发现%的农村居民将存款全部存到银行,只有%的农村居民曾将存款部分投资到国债等金融投资产品上,然而随着银行利率不断下降,物价水平不断提高

6、,农村居民储蓄的财富在无形中不断地缩水。储蓄结构逐渐改变。笔者通过小样本调查,让农村居民对储蓄目的进行排序打分,结果发现子女教育平均得分为分,住房平均得分为分,医疗保健平均得分为分,养老平均得分为分,家用设备及用品更新平均得分为分,自身投资提高平均得分为分,预防失业平均得分为分。可见教育、住房、医疗已经成为农村居民身上的“新三座大山”。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其更加重视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已成为储蓄最主要的目的;农民有自己的宅基地,住房本不应成为储蓄的重要目的之一,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向往城市的生活

7、,商品房价格节节攀升,购房也跃升为储蓄的第二大目的;由于农村医疗资源不足,农村居民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也是他们储蓄的目的。  1、农民现代化意识增强  农村居民储蓄最主要的目的是子女教育。据笔者小范围的走访发现,农村居民进城买房,不仅是为了紧随城镇化的脚步,脱离农民这个“土”身份;也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里优质的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备都难以和城市里的中小学相比。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家庭很少再出现有3个以上子女的现象。很多农村父母都竭尽所能地提供物质基础让子女

8、接受教育,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成为“泥腿子”,重复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他们往往节衣缩食,竭尽全力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代际间的人力资源投资现已成为家庭储蓄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  2、消费惯性影响持久  由于导致农产品减产或者绝收的自然因素极多,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频繁,农民的收入很难得到保证,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所以他们自古以来就对不确定风险有着极强的防范意识。虽然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加,但是长期物质资源匮乏的生活使农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将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