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

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

ID:13827718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_第1页
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_第2页
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专题二中国近代化一、近代化的含义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从狭义上理解,近代化指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振兴。二、近代化的启示①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情况。②近代化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多方面,仅有某一个方面的近代化是不完整的。③近代化要跟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要有中国特色。④近代化过程是

2、一个全面学习和全面赶超的过程。知识梳理一、中国近代化包含的具体层面(涉及的领域)二、发展过程:(一)经济领域(即工业化进程)1、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化艰难起步。②19世纪末由于外国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③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④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日益萎缩。30年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活动”工业有了发展,但获益最大的是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战以后,四大家族加

3、强对工业的垄断。☆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发展①建国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1956年通过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使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执行以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为基础为目标的一五计划。③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使工业化建设受挫。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建成

4、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二)思想领域(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的嬗变)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阶段特征)①第一阶段:自雅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7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军事技术,70年代以后开始超出军事技术的范围。其主要原因是洋务派为了制器不得不翻译西学,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的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③

5、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此后革命派也主张如此,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2、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时代特点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开端。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③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③

6、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④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⑤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发起了辛亥革命运动。⑥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⑦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社

7、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3、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①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②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③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④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

8、解放运动。(三)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1、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2、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显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3、辛亥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