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ID:1390514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_第1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_第2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_第3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_第4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索  简历水分严重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需要向应聘单位提供一份简历材料,这份简历被认为是求职择业的一块“敲门砖”,发挥着开启求职第一步的作用。通过对50名毕业生进行访谈可知,45%的学生认为简历造假有利于就业。很多大学生存在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他们为了争取宝贵的就业机会,不惜代价伪造各类证书、篡改考试成绩,以此来增加招聘企业对其的印象分。  违约时有发生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隐瞒自身发展计划。如部分大学生准备考研或出国,但为了双重

2、保险,故意隐瞒实情,欺骗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考上了研究生或出国手续办理成功后,则立即跟签约单位毁约。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在没有找到满意工作时,就随便跟一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找到合意工作后,便私自单方违约。据权威机构对全国600多所高校就业调查显示,近17%的毕业生有违约行为,近40%的毕业生曾有违约的念头。由于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存在侥幸心理、盲从心理或不负责任的心态,只顾一己私利,把毁约当成儿戏,违背诚信原则,导致用人单位遭到损失。  求职面试不诚实  企业招聘一般要经过笔试和面试2个重要过程。笔试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基

3、础知识和考场的正常发挥才能获得高分。而面试往往时间比较短,面试官只能凭借与面试生的交流情况和其简历来判断。口才好的面试生可以通过吹捧自己来增加面试分,让用人单位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可是,当到单位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其不能胜任应聘的工作。  盗窃他人荣誉成果  很多大学生为了给就业增加筹码,将别人的奖学金证书PS成自己的证书,或将别人的科研成果“加工制作”后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并堂而皇之地将这些资料提交给用人单位。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给用人单位造成很大的困扰,对其他同学也不公平。  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1

4、.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很多大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了玩游戏或者玩手机上,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2.对诚信品质认识不足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才得以形成,包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人们一直遵循的价值取向是做人做事的价值评判标准。然而,部分大学生对诚信品质的认识不足,导致其在找工作时没有诚信观念,极易做出就业失信行为[1]。  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后果  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他们成败的关键在于一纸成绩,成绩成为了决定命运最关键的筹码[2]。同时,

5、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教育环境下,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教学成果的评比,这是好事,能够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但也导致很多老师只关注成绩,无视诚信教育,无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让大学生不能在学校的土壤中汲取诚信的营养,使其在未来的就业中不能树立诚信就业的观念。  2.家庭教育的挫败  在家庭中,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诲跟随我们一生,然而,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求孩子在班上拿第一名、学习成绩比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强。甚至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只注重其自身能力的发展,不注重其道德品质的教

6、育,教孩子怎么做事,却没教导其怎样做人。有的父母还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违背道德准则的事,给孩子带来了反面的影响。  构建和谐的社会信用制度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状况出现不良状态。国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仅要繁荣经济,还要以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为导向,为大学生搭建相关的信用平台,构建和谐的信用制度,建立诚信奖惩机制,规范其就业诚信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  完善就业监督机制  大学生诚信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了应加强学校的诚信教育、家

7、庭的德育培养外,还应完善社会就业监督机制。比如社会媒体要及时报道毕业生在就业中的诚信失范行为,让大学生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即使有作假的想法也会望而却步。用人单位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表现做出反馈,把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当作案例反馈到高校的教学中,给学校营造一种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为在校大学生走向岗位奠定诚信基础。  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高尚品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作为大学生群体,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更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然而,从

8、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中投机取巧,不讲诚信,违背了诚信道德规范。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其他技能的同时,还应全方位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在学校召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讲座、举办诚信答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