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

ID:13925491

大小:210.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4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_第1页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_第2页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_第3页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_第4页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触摸屏的低成本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触控面板厂推低成本方案价格战激烈行业资讯   2014-10-23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产量,随智能型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成长而在近几年大幅增加,但受到参与触控面板产业的厂商激增,导致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再者,制程的改进、良率的提升与关键零组件价格降低等影响,使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平均单价(ASP)快速下跌,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产业整体获利能力也随之大幅下滑,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亏损的窘境。中低价移动装置将成为触控面板厂新的角力战场。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装置平价高规发展日益火热,为迎合此一趋势,触控面板厂无不积极寻求新的导电薄膜材料并简化设计结构,以打造成本更低的投射式

2、电容触控解决方案。由于智能型手机市场的饱和,高价的智能型手机在成熟市场的买气不如预期,唯新兴市场的中低价智能型手机仍维持一定的成长动能,尤其中国大陆在1000人民币左右的智能型手机,已然成为国际大厂极大的压力来源。平板电脑在2012年掀起低价风潮后,于2013年趋势更甚,7.8英寸以下的199美元平板电脑已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总的来说,由于终端市场未来几年的竞争加剧,无论是智能型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在销售价格的部分必然下滑。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厂商在设计一款新产品时,会先锁定目标客群以相对应的销售价格,而属于高材料成本的核心元件的触控面板,便无法幸免于终端产品平均

3、单价下滑的冲击,迫使触控面板厂商开发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低价触控面板。另一方面,智能型手机厂商为提高产品差异化,不断追求研发更轻薄且提供更多附加功能的手机,这也使得持续投入中高阶产品触控面板厂的研发能量不断。因应市场需求触控面板研发分路而行当今适用在高阶产品的触控面板,在性能上大致被要求具备轻薄、优异的大尺寸与光学表现、可挠可折叠屏幕、窄边框,以及笔(Digitizer)或悬浮(Hovering)等附加功能;适用在低价产品的触控面板,其研发方向则集中在降低更多的成本,如单层感测器技术、塑胶保护罩、制程的精简、低检验标准、更便宜的感测器材料(non-ITO)与标准化,

4、以达到提高良率或减少成本的效果,取得更高的价格优势(图1)。图1高低阶触控面板研发面向掌握手机生产/供应大陆市场成动向指标如上述,随成熟市场智能型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各大智能型手机厂商开始专注于开发新兴市场低价智能型手机市场。低价智能型手机的主要生产供应与其市场在中国大陆,因此中国大陆智能型手机市场的动向攸关整个触控面板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大陆的智能型手机使用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市场,以“手机的尺寸”与“市场销售价格”这两个因素来分析(图2),可发现几点有趣的趋势:图2智能型手机屏幕尺寸与触控面板类型的关联1.单层感测器且支持一或二点触控,多适用在4.3英寸以下与

5、600元人民币左右的低价智能型手机,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结构多以GF1或GG1为主。2.单层感测器且支持五点触控,多适用在4.5英寸屏幕,600.1,000元人民币的智能型手机,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结构多以GF1、GG1及G1为主。3.双层感测器且支持十点触控,多适用在4.6英寸屏幕,价格在800元人民币以上的智能型手机,GF1、GG、GFF、G2(OGS)、On-cell与In-cell等多种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结构在此领域呈现混战,为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产业逐鹿中原的领域。拜访多家中国的智能型手机、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控制芯片厂商,了解到目前的智能型手机市场,由

6、人民币1,000元以下、拥有单层感测器且支持二或五点触控的GF1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拥有相当高的市占率。但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智能型手机,采用5英寸屏幕的比例越来越多,中国大陆智能型手机厂商对适用在此领域的触控面板有以下几点需求,值得我们特别留意(图3)。图3低阶智能型手机触控面板结构变化1.为了提供绝佳的手握手感,5英寸以上的触控面板开始重视单边2.5毫米(mm)以下的窄边框设计。2.由于屏幕尺寸的放大,对触控笔的需求也同时增加,如触控面板无电磁感应(EMR)的情况下提供2.5或2.0.以下的被动式触控笔的话,会获得非常大的反响。3.智能型手机为贴身装置,

7、不仅会在寒冷的环境中使用,更应用于记录自行车等户外运动数据,这使得手套触控的需求渐受重视。4.轻薄是中国大陆智能型手机厂商开发新机种时的重点,须要尽可能采用更薄的保护玻璃、感测器及光学贴合胶(OCA),以减少整体触控面板模组的厚度。5.为了实现更薄的整机厚度与优异的光学特性,全贴合(DirectBonding)逐渐成为5英寸以上智能型手机的标准规格(图4)。图4触控面板正朝向窄边框、触控笔、手套触控与全贴合设计。SlimGFF与SlimGG将重返光荣双玻璃(GG)与双薄膜(GFF)可谓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开山鼻祖,曾拥有约70%的智能型手机市占率,但自三星(Sa

8、msung)全力支持自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