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

ID:13957662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案例一:来自外地偏远农村的小王,就读于某重点大学法律系。入学近两个月以来,他一直闷闷不乐。虽然所学的专业当初是自己选择的,目前也比较热门,未来就业前景不错。可现在他认为自己选错了专业,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口才也欠佳,而这些正是他所学专业所必备的。与同学比起来,他更自惭形秽,对国内外时事不感兴趣,对文学名著所知甚少,说话带口浓重的乡音,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与特长。另外,大学中的许多情况与自己原来想象的相差太远。因此,他白天独来独往,不愿参加班级和系里的活动,即使参加,也独坐一角;晚上,他不想参加宿舍临睡前的卧谈会,为此同学们善意的称他为“独行侠”。他好羡慕昔日的

2、中学同学在当地上普通大学,有原来的同学相伴,与新同学不存在巨大的差距,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他直叹气:这哪里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呢?请你用《思想道德修养〉〉的有关知识,帮助小王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案例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岗县回龙村,他从小跟着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到私塾上学。在上学路上有几块不小的石头,最大的一块竟有几间房子那么大。它们远离大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李四光每次经过这里,都忍不住发问:“这是什么石头呢?”“普通的石头呗!”父亲答到。“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知道呢!”父亲觉得问题提得太可笑了。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李四光在少年时代没有得到解答。

3、后来,他去英国学地质学,又到阿尔卑斯山去考察现代冰川。1921年,他学成回国,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东麓沙源调查地质, 又发现了一些远离大山的孤零零的大石头。经过仔细考察,他断定这些石头是在第四纪冰川移动的时候,从远处山麓推移下来的漂砾。他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回到故乡后,对那块躺在路边的大石头重新进行考察,发现它是一块片麻岩巨砾。但这个地区的地层里并没有麻岩,这说明大石头本来不是在这儿的。接着,李四光在长江中下游进行了许多考察,发现很多地方也有漂砾存在。他提出了长江中下游也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童年时代的疑团解开了,这时候,李四光已是一位中年地质学家了。思考:

4、童年的疑团对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章:案例一:黄代放,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泰豪科技”当家人,凭着其精明睿智,抓住机遇,仅靠两万元起家,经过14年创业,实现了资产大幅增长至6亿元的奇迹。在黄代放很小的时候,某一天,一群清华学子来到黄代放祖祖辈辈生活着的小山村,开始和黄代放的父老乡亲一起脸朝黄土背朝天、在鄱阳湖的小山村里日复一日地劳作。“我感觉他们哪怕是种地都是很敬业的,是很有头脑的种地方式,他们有意去改变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农艺。”初通农事的黄代放忽然发现这批清华学子和父老乡亲的劳作方式有些不同,他们用

5、他们的满腹经纶、用他们的学识改变着农事、农具,改变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劳作方式和生存方式。从那时候起,在黄代放幼小的心里就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清华的梦想。而最终他如愿以偿。回想清华精神对自己的影响,黄代放胸潮起伏:“没进清华时,虽然我也希望自己能承担社会责任,但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到了清华后,我才知道自己责任有多大,清华给我一个最大影响就是人生观的改变,包括人生价值观。所以读书时第一年是考上大学的兴奋,第二年是一种沉思,除了学习功课外就是思考自己了——我是谁,我今后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大三那年,黄代放发现自己和乡村相比,已经成为一个知识的巨人,但是他不满足,

6、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他是一个穷人的孩子,要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之于社会,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那时,我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一句话,叫‘人生的成功在于不断承担社会责任’,写完这句话我就定位我应该承担什么责任。”1986年,江西省的重要领导来到清华园动员江西籍清华学子,回家乡奉献力量,黄代放选择了一个极小的研究所,开始了他的社会生涯。很快他便拿到一个科学项目,但是,随着项目的成功,黄代放发现,他的项目无法付诸实践,为此,他想了很多,如果说像他这样的清华学子,他们所从事的项目却无法为社会、为生产、为科研服务的话,这将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浪费,对国家将造成多大的损失。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这一

7、笔经费用于他的父老乡亲头上,解决他们拮据的生活状况。就是这么一个想法,促使黄代放毅然离开了研究所。他要带着自己的项目,带着自己的满腹经纶、自己的智慧,走向社会,告别计划体制,投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于是泰豪产生了。在泰豪发展过程中,显得极富戏剧性。黄代放的恩师来了,他的同学过来了,清华园的学子们非常关注这个山村孩子实现社会责任的梦想。1993年的深秋,黄代放积极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联合,成功举办了“首届江西计算机产品及技术展览”,开创了江西省IT产业之先河。纵观黄代放的人生这三步,从学生时代,到大学时代,到创业时代,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