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

ID:13959735

大小:9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25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_第1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_第2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_第3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_第4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知识(修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染病防治知识问答1.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有多少种?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即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

2、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0种,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该怎么报告?答: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

3、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向所辖网络直报单位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1-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所辖网络直报单位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3.传染病报告

4、的种类?答:分为5种:1)首发报告发现传染病的报告,即发现传染病患者(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应分别按规定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2)转归报告已报告的传染病人经治愈(伴后遗症)或死亡者应24小时内向原报告疾病控制机构报出疫情转归报告卡;对非典性肺炎转归报告应在6小时内报告。3)订正报告对原上报的传染病疑似病人、病人应嘱其复诊或住院,并尽速确诊或排除为传染病。并在24小时内向原报告疾病控制机构发出疫情订正报告。4)补充报告对漏报病例应作补充报告。5)转卡报告非本医疗部门服务范围内的传染病人,由诊治医疗单位填写报告卡,直接向患者的

5、“现住址”(患者发病时实际的地址)所在地区的疾病控制机构做转卡报告。-2-4.什么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答: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5.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防止传染病病原病体污染医院环境,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要相对独立,应设置在相对远离普通门诊、利于人流物流隔离、标识明确的地方。6.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要求是什么?答:感染疾病科要设置专用隔离病房,在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

6、还应达到以下要求:1)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儿科、新生儿、母婴室、重症监护病房(ICU)等病房,设单独的出入口。2)有条件的医院应设单独的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3)病房内分为污染区(包括病室、病人卫生间、污染端等)、半污染区(包括缓冲间、内走廊、治疗室、护士站、医护办公室等)、相对清洁区(医护通过间、卫生间、小餐厅等),三区应分区明确,设有实际屏障,其间应有缓冲区,方便医务人员穿脱隔离防护服装和就地消毒;不同传染病病人应分室安置,各病室内应有卫生间(含盥洗、浴、厕设施)防止交叉感染。7.控制传染病流行的3个主要环节是

7、什么?答:1)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8.传染病医院隔离区怎么划分?答:传染病医院的隔离病区应划分为:三区(相对清洁区、-3-半污染区、污染区)、两缓冲(带)、两端(清洁端、污染端)、两走廊(内走廊、外走廊)。各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和界线,如用醒目的颜色区别或用文字图标,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隔离规范。1)清洁区——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医院的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等。综合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更衣室、配餐间、防护用品储物间等。2)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隔离区内的办公室、治

8、疗室、护士站、内走廊、通过间、缓冲间等。3)污染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感染疾病科门诊病人候诊检查区、诊室污物处置室、患者检查室、标本存放室、X拍片室。病房中病人的病室、洗漱间、外走廊、污染端等。4)隔离区——所有房间均有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