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喷桩 试桩 方案

旋喷桩 试桩 方案

ID:13975897

大小:8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旋喷桩 试桩 方案_第1页
旋喷桩 试桩 方案_第2页
旋喷桩 试桩 方案_第3页
旋喷桩 试桩 方案_第4页
旋喷桩 试桩 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旋喷桩 试桩 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涵洞基础(旋喷桩)试桩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1、根据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厦门设计西至潮汕段施工图《涵洞设计图》(第一分册)。1.2、根据《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高压旋喷灌浆技术规范》(YSJ210-92、YBJ43-93)。1.3、根据项目经理部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2.1、DK87+551.8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与线路中垂线斜交45度,全长68.6米,涵洞基底置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上,基底应力不足,需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旋喷桩加固的长度为6.5

2、m,旋喷桩顶和基础之间设置30cm厚碎石垫层,并夯填密实,满足设计要求。旋喷桩为加固基底设计平均桩径φ0.60m,旋喷桩桩底须进入花岗闪长岩W4≥2.5米。2.2、主要工程项目和数量:DK87+551.8盖板箱涵:旋喷桩总长1508m、旋喷桩数232根;2.3、临时工程与设施:临时房屋采用就近租用民房,施工排水采用路基两侧挖50*50cm土沟解决。三、试桩地点及材料选择试桩位置定在DK87+551.8盖板涵。试桩试验数据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准。胶凝材料采用福建龙麟集团生产的“龙鳞”牌PO.42.5水泥。旋喷桩试桩数量为12根,分三排布置,每排4根。旋喷桩

3、桩径Φ600mm,设计有效桩长6.5m,施工桩长根据施工现场标高具体确定,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0.15MPa,旋喷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fcu≥2.5MPa。四、旋喷桩施工方法及工期安排本段旋喷桩设计桩径为60cm,平行于涵洞轴线布置,桩长6.5m,桩间距120cm。施工时间安排:2008年11月2日-2008年11月3日,共2日。4.1施工方法4.1.1测放孔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桩位必须打入木桩或竹片尖作标记。4.1.2机械就位:机械就位应平稳,立轴、转盘与孔位对正,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中心,孔位偏点±5cm,调整钻机水平度及钻杆垂直度,保证

4、孔斜率不大于1%,终孔后校量钻具,孔深精度控制在±10cm以内。4.1.3、钻孔:钻孔过程应详细记录实际孔位、孔深及地层变化情况,射水试验后即可开钻,射水压力逐渐增加,减少摩擦阻力,防止喷嘴被堵,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停止射水,压力下降,接长钻杆,再继续射水、钻进,直到钻至桩底高程。4.1.4、高压旋喷成孔与注浆工艺:本次试桩采用单管喷射钻头,钻机立好后,旋转钻杆,并按每分钟25r的速度往下钻进,使喷射流成偏平的螺旋形冲切钻杆周围土体,形成圆柱形的空孔,钻杆不断往下钻,待钻杆下至预定深度后,将喷射高压水提高压力至12~14MPa,进行洗孔,钻杆不断往下钻,待钻

5、杆下至预定深度后,转换成喷射高压水泥浆,并按15~18cm/min的速度徐徐提升钻杆,借喷射旋转提升的协调作用,将水泥浆和原钻孔中的渣及新的冲切体固化成桩,同时在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水泥浆的水灰比和高压泵压力和钻杆的提升速度,回转速度等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作好施工现场记录。注浆泵必须配置计量装置,并由专人对水泥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进行记录,严禁无浆体喷入计量装置的旋喷桩机投入使用。储浆罐容量不小于一根桩用浆量,储量不足时不能进行下一根桩施工4.1.5施工时注意分层选择好喷射参数,旋喷桩在施工喷浆过程中,当出现压力突增或突减,大量冒浆或完

6、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喷浆标高和停喷标高,不得中途停喷,严禁在尚未喷浆情况下,进行喷管提升作业。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要整桩复打,复打时喷浆量不少于设计用量,中途因故停喷中断时,必须复打,复打重叠孔段应不小于1m。4.1.6施工完毕后,应将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关机、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注浆泵、注浆软管内的水泥浆全部排除。4.1.6旋喷桩施工工艺框图附后4.2施工参数4.2.1本次试桩采用单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加固地基,旋喷桩喷入水灰比为1:0.8及1:1的纯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

7、酸盐水泥,喷浆时要求喷浆压力达到25~28MPa,喷浆提钻速度15~18cm/min,转速25转/min。4.2.2旋喷桩要求桩径不小于Φ600。4.2.3高压水泥浆液压力(Mpa):25~28MPa喷嘴直径(mm):2.0~2.5水灰比:1:0.8及1:1,4.2.4注浆参数:提升速度(cm/min):15~18旋转速度(r/min):254.2.5水泥用量:C:W=1:0.8水泥用量150Kg/m;C:W=1:1水泥用量180Kg/m.五、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5.1成桩28d后截取桩体进行立方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频率为100%(6根),同时按照设

8、计要求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载荷试验按控制变形方法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